經費無著、技術延誤 福衛七號只能淪為半吊子計畫

國防軍事

繼日前福衛五號衛星發生拍攝影像無法對焦的問題後,由台美雙方共同合作的福衛七號氣象衛星計畫,由於面臨到經費來源不足,以及衛星建造時程延誤等困難,如今雙方已同意放棄第二組6顆衛星的發射計畫,形同對台灣推動的太空發展計畫再度造成新的打擊!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憲政在今日(10月20日)公開證實了此項消息,並透露台美雙方早在今年6月就達成共識,同意取消第二組6顆衛星的發射計畫,並在10月時完成相關程序,而他也將計畫的中止歸因於美方的經費問題。

台灣本身也要負起部份責任

雖然余憲政把原因推到了美方身上,但實際上台灣本身可能也要負起部份責任。國外航太資訊網站SpaceNews在前天刊登的一則報導中指出,根據該網站取得台美雙方簽署的一份備忘錄顯示,其實除了美國國會遲遲不願撥付經費外,國家太空中心也一直無法向台灣科技部爭取到這筆預算,甚至可能沒有辦法在預定的發射時程前完成衛星的建造工作,種種因素加總起來,才導致了福衛七號第二組衛星胎死腹中的命運。

福衛七號計畫為台美之間的一項大型國際合作案,由科技部管轄的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共同執行,主要目的是為了接替壽命已超過10年的福衛三號,負責執行掩星氣象觀測任務。

按照原本的規劃,福衛七號應該要包含兩組共12顆衛星,其中第一組6顆衛星負責收集地球低緯度地區的氣象資料,預定將在明年年初交由SpaceX旗下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送上太空,至於第二組6顆衛星則是負責收集中高緯度地區的氣象資料,其中有4顆衛星原定安排在2021年4月搭乘SpaceX的獵鷹9型火箭(Falcon 9)升空。

經費的短缺是最主要問題

根據SpaceNews轉述的備忘錄內容指出,在今年6月19日及20日舉行的一場會議中,台美雙方官員都承認針對第二組6顆衛星的發射計畫能否繼續執行下去,他們已經難以找到一項確實可行的方案,而經費的短缺顯然是其中最主要的問題。

負責整個福衛七號計畫執行費用的NOAA,在今年5月生效的2017財政年度政府總預算當中並未獲得編列有關經費,美國國會在當時便已明白表示,希望NOAA能夠考慮直接向民間機構購買氣象觀測資料的選項,並要求NOAA在預算生效的90天以內,針對取得高緯度地區氣象觀測資料的各種可行性方案,提出一份包含成本分析在內的完整研究報告。

在台灣方面,該份備忘錄也顯示由於面臨到美方能否確實支付計畫經費的不確定性,國家太空中心從2014年開始便已經無法從科技部那裡爭取到福衛七號第二組衛星的相關預算;國家太空中心的官員甚至表示,科技部以目前還有其他新的優先工作為理由,要求他們不要再推動福衛七號第二組衛星的計畫,不過備忘錄中並未說明所謂新的優先工作究竟所指為何。

「技術、時程與資源」的挑戰

除了經費的問題外,備忘錄中還提到雖然福衛七號第二組衛星當中的4顆衛星已經暫定安排在2021年4月升空,但國家太空中心因為面臨「技術、時程與資源」上的種種挑戰,可能無法在表訂日期前讓衛星做好升空的準備。

無論如何,在台美雙方同意放棄第二組衛星的發射計畫後,福衛七號未來將只能夠收集低緯度地區的氣象數據,雖然余憲政強調這並不會影響台灣周邊的氣象觀測工作,但與原本是要執行全球性氣象觀測工作的規劃相較之下,少了一半衛星的福衛七號無疑已經成為一項跛腳的半吊子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