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屍化的日本民主政治讓安倍賭贏眾院改選

國際

在颱風天的干擾下,日本眾議院選舉仍在周日(10月22日)順利完成投票,根據最新完成的開票結果顯示,儘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人並未獲得多數選民的喜愛,但分裂的在野陣營也讓選民無法產生投票的熱情,使得由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加公明黨執政聯盟最終還是贏得了三分之二的眾議院席次,堪稱此次選舉的最大贏家。

與改選前相比幾乎毫無變動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扣除尚未確認的3個席次不計,自民黨加公明黨執政聯盟此次至少已經贏得313席,在眾議院465個議員名額當中佔據67%的比例,與改選前相比幾乎毫無變動,特別是自民黨本身維持了選前原有的284席,考慮到新一屆的眾議院總席次事實上比之前減少了10席(因應偏鄉地區人口數下降所做的調整),可以說自民黨的成績反而是比改選前呈現出小幅進步的局面。

不過就在1個多月以前,沒有人能預料到安倍還有辦法在另外一次大選中獲得如此驚人的戰果。受到今年以來接連爆發的森友學園與加計學園等醜聞案的衝擊,加上自民黨在7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中大敗給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都民優先會,安倍內閣的民調支持率一度跌落至不到3成的水準,即便後來在北韓核武危機的幫助下得以逐漸回升,外界仍舊懷疑安倍的低迷人氣可能會讓執政聯盟的國會席次在改選後顯著減少,不過從選舉結果來看,就如同安倍決定提前改選眾院背後所做的政治算計,在野陣營的確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凝聚足以挑戰自民黨的實力。

事實上,在東京都議會選舉後人氣高漲,被外界認為有可能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小池,雖然在1個月前匆促成立了新的全國性政黨「希望之黨」,並成功吸納了原本國會中最大反對黨民進黨當中的許多保守派人士,而希望之黨也的確一度在民調中對自民黨構成相當的威脅,然而由於小池本人不願辭去東京都知事職位來投入參選,甚至在投票日當天前往巴黎出席一場氣候變遷會議,此種猶如置身事外的行為,再加上民進黨內以枝野幸男為首的左派勢力另外創辦了「立憲民主黨」加入競爭,都讓選民對希望之黨的熱情在短時間內迅速消退。

選舉的最大輸家

在選舉起跑後,希望之黨雖然在全國範圍內大舉推派了235名候選人,其中還包含57名現任的眾議院議員,但最後實際當選人數卻只有49人,甚至落後給選上54席的立憲民主黨,無疑使得小池本人與希望之黨成為了此次選舉的最大輸家。

然而希望之黨的失敗固然可歸咎於小池選戰策略的錯誤,或著是準備時間的過於倉促,但不可諱言的是,色彩偏向保守右派的希望之黨本身在政策立場上與自民黨過於接近,甚至同樣支持爭議性頗大的日本憲法第九條修正案,此項因素也讓那些反對安倍與自民黨的選民找不到能夠站出來投票的理由。

由朝日新聞在選前所做的一項民調顯示,事實上有高達51%的民眾並不支持安倍繼續霸占首相職位,這項數字顯然與周日的選舉結果有著極大的出入,代表許多不喜歡安倍的民眾,若不是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忍痛繼續投票給自民黨,否則就是繼續留在家中當個沉默的選民。

日益僵化的危機

根據共同新聞社的估計,此次眾議院選舉的投票率仍舊只有53.7%左右,只比2014年眾議院選舉創下的歷史最低紀錄高出1個百分點,並且也低於去年參議院選舉的投票率54.7%,顯示選民依舊欠缺參與投票的熱情,而這也反映出近年來日本民主政治日益僵化的危機。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其實與日本人口的持續老化有著直接的關係。根據2015年的人口統計,日本介於20歲~34歲之間的人口只佔所有選民結構當中的15%,至於50歲以上的人口所佔的比重卻高達55%,即使日本政府已經將法定投票年齡下修至18歲,藉此增加了240萬名合格年輕選民,但這和日本超過2,400萬人的70歲以上老年人口相比,仍然有著天與地的差距。

在選民結構極端老化的情況下,不但政客多半較不重視年輕人的意見與權益,年輕選民也很難透過手中的選票發揮影響力。在2014年的眾議院選舉中,20~30歲選民的投票率只能勉強超過3成,60~70歲選民的投票率卻高達68%,在年輕選民對政治冷感的情況下,日本的選舉結果已經越來越被希望尋求穩定的老年人所綁架,對於右派保守型政黨,特別是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來說,無疑構成了一項極大的先天極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