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用鋰電池回收商機夯 預估規模可達46億美元

產業動態

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訂下了在2025年達到年度銷售70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不過由於堪稱電動車心臟的鋰電池,多半在出廠數年後便會衰減至不堪繼續使用的程度,因此在電動車銷量大幅成長的同時,車用鋰電池的回收工作也形成了一股新的龐大商機,預估市場規模在2023年以前可望達到46億美元的水準。

路透社(Reuters)報導,在中國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中國國內的電動車銷售量在去年已經來到50.7萬輛的數字,與前一年相較呈現出53%的增幅;另外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去年中國國內電動車銷售總額在全世界的市占率也已經高達40%的水準,超越歐美國家穩居世界第一的寶座。

明年將出現17萬公噸的廢棄鋰電池

報導中指出,隨著電動車銷量的迅速增加帶動了車用鋰電池的龐大需求,今年1至8月間,中國國內總共生產了67億顆的鋰電池,同樣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51%;然而由於早期出廠的車用鋰電池正陸續到達使用年限,專家估計到了明年的時候,中國國內將出現高達17萬公噸的廢棄鋰電池,並且該項數字在未來幾年恐怕也會跟著電動車的銷量呈現出倍數的成長。

未來應如何處理這些廢棄鋰電池,對中國政府來說將是一項很大的挑戰,目前鋰電池在中國並沒有被歸類為危險廢棄物,也因此政府並未針對廢棄鋰電池的處理做出嚴格控管,然而鋰電池當中內含的鈷、鎳等重金屬元素,以及其他有毒物質,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處理與回收,很可能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十分具有價值的寶藏

在此種情況下,中國的資源回收業者已經從中看到了潛在的莫大商機,並紛紛投資新的技術與設備,準備要投入這塊尚未被開發的處女市場。業界估計與鋰電池回收處理工作相關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以前將可達到310億元人民幣(約46.8億美元)的水準;中國電動車龍頭大廠比亞迪的創辦人兼董事長王傳福在上個月也曾經形容,由二手鋰電池當中抽取回收的鋰、銅與鈷等金屬,堪稱是十分具有價值的寶藏。

國金證券在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擁有高科技回收技術與設備的大型資源回收業者,如今已經開始從這項商機中獲取相當的好處,獲得該份報告點名的江西贛鋒鋰業的股價在今年以來已經飆漲超過200%,另一家同樣被提及的格林美則是在深圳擁有中國最大的自動化電池拆解設備,該公司在今年的股價漲幅也有超過6成的水準。

並非毫無任何困難可言

儘管如此,這項產業的前景也並非毫無任何困難可言,首先在某些公司的眼中,回收鋰電池的成本可能過於昂貴,使得他們對於此項工作感到興趣缺缺,另外業界對於處理二手鋰電池應有的標準化規範與程序也尚未達成一定的共識;部份業者則是批評,中國政府直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透過積極提供補貼以及加強環保規範等方式,來鼓勵業者投入鋰電池回收的工作。

雖然以技術上來說,電動車製造商應該要負責回收已經到達使用年限的鋰電池,然而在目前的實務上,電動車業者則是和鋰電池的製造商之間簽有合作協議,由後者代替執行這項回收工作,並負擔在回收過程中產生的大部份成本。

作為吉利汽車合作供應商的深圳創明電池,每天在東莞的工廠大約可以產出30萬顆鋰電池,不過該公司卻必須支付一筆費用給予另外一家回收業者來處理廢棄鋰電池的回收。創明電池總經理程天召表示,對電池製造商來說,回收二手電池的工作將會對他們形成資源上的壓力,因此如果這項工作需要由電池製造商來負責,政府肯定必須為他們提供資金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