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探親30年》滿目瘡痍的年代 離家成永別的流亡學生

兩岸探親

「有一天,中共紅軍到我們那邊來,燒殺擄掠,他們是一家一家地砍殺,我家人也被五花大綁起來,……」今年82歲的封恆回憶,小時候對日抗戰剛勝利,國共戰爭接踵而來,自己跟著一票學生逃出湖南老家,一路東躲西竄,足足走了兩個多月才到福州,最後從廈門搭乘漢陽號來到小金門,過程堪稱九死一生。

進去的人都死光,連滾帶爬才逃出來...

「一開始,老師要帶我們到上海避難,我們坐火車,到杭州還沒進城,就發現杭州已經淪陷了,於是車子倒退到南昌,南昌也淪陷了。車子又往回開,到了江山縣我們才下車。」

封恆說,師生離開老家第一個落腳的地方在江山縣,沒想到隔天下午,街上就傳來機槍大砲的聲響,共軍從三面包圍,只留下一座對外小橋,「大家都在跑,後面還有機槍在掃射,橋的兩旁沒欄杆,人擠人一個一個掉進水裡。」後來剩下十多人逃進山裡才躲過一劫,繼續往浙江普城前進。

當年的大撤退,人潮總是一群接著一群,身旁面孔還來不及記熟就消失無蹤。談起普城的經歷,封恆顯得心有餘悸,他說,當時遠遠看見城牆上掛著中華民國國旗、士兵穿著國軍衣服,大夥兒都相當高興,以為總算安全而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前面的隊伍才剛踏進城,就傳來一陣機槍掃射,「原來全是共軍假扮的,進去的人都死光光了,我趕緊趴下,一直躲到晚上才爬起來,是這樣跑出來的,……」

「後來我夾在人群中,跟著撤退的軍人走,至少比較安全。」封恆說,隊伍撤退時,多半不走大路,一路翻山越嶺,只要聽說附近有共軍的動靜,眾人就等深夜才上路,如果這時犯瞌睡,連睡覺都得走路,「我們那時候又飢又餓,腳上還起水泡,但後面的人會敲我。那些老兵很野蠻,你掉隊、拖慢進度就把你敲死。我看見很多人都躺在路邊,死掉了,被敲死的。」

40年後才能再返鄉,老母親卻早已逝世

四月天出發,端午節前,封恆跟著大隊人馬抵達福州,後來軍方正值用人之際,便把包含他在內的學生編入軍隊,運往廈門,成了所謂的流亡學生,一直到陣地失守才轉進小金門,「我們上了漢陽號,撤退到小金門,結果一登陸就聽見砲響,那時候正在打古寧頭戰役。」

封恆13歲離開湖南老家,一路跟著撤退人潮走,歷經杭州、南昌、江山、普城、福州、廈門、金門,最後在台落地生根,卻也因此與母親天人永隔;30年前的今天,兩岸開放探親,對他而言是相隔40年後重返故土,意義非凡,但那一趟也讓他肝腸寸斷──因為母親已在10年前過世。

劉鼎漢將軍的追思禮拜,中為汪敬熙上將,左為周旭上校,右為封恆。(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談起上一次見面已是69年前的母親,即便背光而坐藏住了淚水,卻掩不住那久久不能自已的哽咽,封恆的聲音發抖著:「當年中共把我們家打入黑五類,害她差點餓死,……是我沒盡到孝道,連最後一眼都沒看到,真的、真的很難過,……」

不過,談到來台一事,封恆直言並不後悔,因為自己一輩子雖然吃盡苦頭,但總有些貴人會出手相助,如今還能過著算得上安穩的生活,「那時我家人在大陸,被戴上高帽子遊街,還不能讀書,……其實說起來,我應該是幸運,不然在大陸到底有沒有命都不曉得。」

本文獲得作者徐珍翔授權,同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