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也可以新南向!逢甲夜市前進越南複製成功模式

產業動態

11月的越南仍是30度的高溫,這裡是越南胡志明市中心往平陽省工業區的范文同大道旁邊,遠方還傳來一陣火車鳴笛聲,工人正在加緊趕工,7千坪的土地上目前只有十幾根鐵架,但屋頂結構又些許特別,看在來自有管理逢甲夜市經驗的許炳欽眼中,未來的攤位每一攤都有鐵皮屋頂,即使在越南雨季也可以做生意。

「最快在元旦前後,湄公夜市可以試營運,明年農曆過年之前,正式上軌道。」一位在越南打拼五年,略帶明星臉的湄公夜市發言人梅志航說,越南第一個正式大型的台灣夜市,將在河岸邊的土地上開幕,屆時,這裡將有上百個攤位、美食區、遊樂區以及主舞台,旁邊還規劃了近2千個機車停車位。

逢甲夜市重現越南,而且是升級版

逢甲商圈管委會主委許炳欽在9月就來到這裡,房子租在工地旁邊,他被邀請來當顧問,從那塊土地一片荒草時就參與整地、施工,盯緊每一個攤位的設計與施工,身上常帶著把量尺走來走去。年近五十的他認為,這個夜市是台灣夜市模式在越南的希望,他相信越南市場一定能夠接受。

夜市位於湄公河支流旁邊,虹橋是上班族每天必經之地,未來他們下班騎車回家的路上就可看到橋邊一塊「很亮」的地方。( 攝影/湄公夜市提供)

梅志航表示,總共設計有大約494個攤位,48個特色貨櫃,7個大型貨櫃店面,和台灣許多夜市一樣,設有兒童遊憩區,未來可能有充氣式的溜滑梯、小火車、旋轉木馬,還有個中央主舞台提供表演,背後就是湄公河支流九龍溪(江),不定時有團體在上面演唱,讓一家大小都能在這裡獲得歡樂,台灣模式將在這裡重現。

「這個夜市規格比台灣的還高。」許炳欽說,從整地開始,地下是鋼筋,讓水泥抓得更牢固,未來地板不容易龜裂,還有每一個攤位都有自己排水設施、電路管線,夜市內也申請設置了消防栓「排水走兩套系統,地面上的水像是雨水一套,攤販的汙水另一套,最後油水分離,污水處理設施,再排入河裡。」他說,「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製造問題的。」

工業區人力,夜市最大客源

梅志航指著旁邊的虹橋,「這條路是通往最大加工出口區平陽省的必經道路,他們以後下班回胡志明市,過橋就會看到我們。」他透露,本來要像台灣一樣設置一個T霸,但這裡法規太複雜,最後改以兩個熱氣球當作識別。

「越南每個加工出口區一下班就是上萬台機車湧出,出口兩旁自然會聚集攤販,就看到了需求。」梅志航說。

然而初期的攤販從哪裡來?梅志航說,「當然是台灣,已經有煎牛排的、夾娃娃機的廠商來看過了,將會進駐。」但他也清楚許多台商會考慮關於進口的需要的食物材料以及發票、稅務、登記設立公司的部分,夜市也長期聘請了的顧問,「如果食材進口不方便,這邊也有提供現成的,許多台商在越南深耕很多年,有能力可以提供現有的需求。」

「很多台商當然會擔心自己的產品能不能被當地人所接受,所以夜市提供3個月短租的合約模式,一個月租金大約1萬元,測試一下你的產品的市場接受度。」梅志航說。他強調,這個機制的設計,就是希望對台商來說,「只要帶著他特殊的技藝,他的口味,來到這邊就好。」

台灣攤商,也懂得南向政策

在台灣,有兩年經營咖啡廳經驗,今年才23歲的呂宗翰,大膽地來到這裡,他說,感覺這裡遍地是機會,但記者反問他,「越南到處有人賣咖啡,說不定還比你便宜,你怎麼跟在地攤販競爭?」

越南的勞動人口年輕,正逢經濟起飛,所得逐年成長的希望年代,也是台灣夜市前進越南大好的機會。( 攝影/ 鄭國強)

「我的攤位在舞台正前方,客人在這裡有點像在大聯盟VIP室看棒球一樣,所賣的不只是咖啡,而是一種體驗。」呂宗翰有自信的說,事實上,過去一個多月來已經有很多在台灣夜市成功的攤商來到這裡考察,一個娃娃機的廠商一口氣要帶80台夾娃娃機到這裡,還有煎牛排的廠商正思考有沒有可能在七千坪的夜市中拿下二、三十個攤位、如何讓台灣的牛排教練教會這邊的廚師。

梅志航透露,幾個台灣人股東合資了近5千萬元,投入在這個人口年輕、充滿活力,經濟又正在成長的市場,不瞭解的人看越南以為是低所得、落後,但他們每個人都在這裡看到了希望,「台灣夜市模式在這裡一定會成功的,南向政策不是寶成、台塑等大企業的專利,靈活的中小企業、甚至是攤販也將成為南向成功的一種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