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局是在講幹話嗎?日本來台觀光客減少原因其實是....

交通政策

前一陣子有則新聞:

『今年10月日客來台為16萬0337人次,比去年同期衰退4.18%;今年1月到10月,也有6個月份日客來台都出現衰退。

觀光局表示,日客來台人數衰退主要是因為,因我國國人赴日不斷成長,加上航空公司今年提供的機位少,排擠日本旅客來台機位,觀光局已拜會航空公司,希望換大飛機增加機位。』

有人認為觀光局的發言是逃避推廣觀光不力的卸責「幹話」,但依據我的經驗以及攤開實際數據,觀光局所言的確是有部分的可信性。

下表是2017年10月份由台灣三大國際機場出境飛抵日本主要空港的旅客數:

這個旅客數的統計是不分國籍,單純統計搭飛機的人次,就日本幾大人口稠密的都會圈,往返台日之間的班機其實相當擁擠,2017年10月份的平均載客率高達90%左右,若扣掉廉價航空的紅眼航班,正常時段的台日航線的載客率甚至遠遠超過90%。

超過90%的載客率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機票一票難求,經常往返台日之間的旅客都曉得,想要搶機會必須提早三個月以上,如果是旅遊旺季,更是需要提早半年趕快下手,以免向隅或被迫忍痛付出超高票價。台灣對日籍旅客而言並非觀光首選,不會產生瘋狂提早訂機票的衝動,自然就會出現機位遭到排擠的怪現象。

但是,觀光局後半段的發言就不折不扣是「幹話」了,觀光局說已拜會航空公司,希望換大飛機增加機位。

赴日機票一票難求關鍵在「機場時間帶」

航空公司不是笨蛋(笨的那幾間已經倒掉了),她們比所有人清楚台日之間的超高載客率,一票難求也不是今天才開始,從2015年起,台灣往返關西、成田、羽田三大空港的班機載客率,長期以來都呈現將近90%的超高載客率,在商言商,航空公司為什麼不增加台日航班呢?

答案不在飛機數量、不在主管機關不放行、不在航空公司本身,而是在「機場時間帶」。

什麼是「機場時間帶」?簡單的說就是飛機起降的時刻表,以桃園機場為例,兩分鐘放行一架起飛已經是航管極限(因為還要優先撥出時段給下降的班機),兩條跑道每個小時了不起放行50架次的飛機。如果硬是要從擁擠的起降之間增加班次,除了飛安考量之外,台灣僅有的兩條跑道也無法負荷。

且國人出國觀光喜歡在早上十點以前在台灣起飛,下午五點以後從日本機場起飛,這段超級熱門的「機場時間帶」更是異常的擁擠,毫無增加班次的可能性。

因為「機場時間帶」無法增班,因為無法增班而造成一票難求,因為機票稀少而排擠日籍旅客來台觀光,所以解決的根本之道在於檢討「機場時間帶」,「機場時間帶」是航空公司與機場的最寶貴資源,有限的資源能否做最效率的運用,才是解決之關鍵。

說穿了,就是太多不具效率的航線佔據了寶貴的「機場時間帶」,尤其是台灣中國之間的許多航線。

我列出2017年10月份台灣出境人數飛抵中日兩國,載客率低於80%的機場(只列出定期航班,包機不列入統計):

從表列中清楚了解,台灣飛日本的班機,載客率低於80%的只有鹿兒島與靜岡兩座機場,但台灣飛中國的班機,載客率低於80%的居然高達32座機場,其中載客率低於75%的所謂賠錢航線就有20座機場。

我很納悶,航空公司為什麼不減少載客率低於75%的航線班次,把寶貴的「機場時間帶」挪出來加開熱門航點呢?

接下來讓我們來比較台灣飛中國與飛日本的熱門航線的情況,下表是2017年10月份單月份從台灣起飛超過1萬5000人次以上的16條熱門航線:

從上面兩表看出,就台灣人出國兩大熱門國家-日本與中國相比較,前十六大熱門航線當中,飛抵日本機場的人數與載客率都遠遠高於飛抵中國熱門航線的機場。其中上海虹橋與浦東兩座機場的載客率只落在82.6~87.9%左右,台灣飛北京的載客率只有84.3%,所謂的北上廣深的載客率也不僅僅是84%上下,就連全世界最繁忙的航線台灣-香港,載客率也是84%左右。

那些喊著還要增開北上廣深航班的人請看看載客率吧!

當然,「機場時間帶」是相對的,台灣的機場的「機場時間帶」很擁擠,東京兩大空港也有同樣的問題,尤其是羽田空港,目前每年起落架次已經高達44萬架次,也很難挪出多餘的時間帶,然而羽田空港為了因應2020年奧運的新增需求,以及北陸新幹線北海道新幹線陸續通車後,羽田國內航線需求減少所騰出來的時間帶,預計將增加10%的航班。

觀光局如果不是講幹話,就請趕緊做下面的事情:

一、趕緊去向日本爭取航班以及機場起降時間帶

二、砍掉或減少那些載客率不到70%的中國三四線城市的航班

三、加緊桃園機場第三跑道的興建,一條跑道搞了十幾年,要觀光客怎麼來?游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