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低薪 學者籲往高附加產業發展 但青年創業「小吃」居冠

產業動態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全台月薪不到3萬元者有近300萬人,且非典型就業者人數創新高,中經院院長吳中書建議,生產應朝高附加價值發展,服務業應注重價值觀念。

經濟成長率低,薪資提升幅度有限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106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受僱就業者平均每月經常性收入為新台幣3萬8656元,但全台月薪不到3萬元者,仍有271.2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2萬人,占31.47%。

另外,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的「非典型就業者」計80.5萬人,為歷年最高,占全體就業者7.11%,年增1.3萬人,較10年前增加15.5萬人。

另中華經濟研究院11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記者會,發布薪資不到3萬元的受薪階級有近300萬人,對此吳中書表示,影響薪資不振的因素很多,涵蓋了教育、生產結構以及企業營運狀況等面向,尤其,台灣近年經濟不振,成長率不到2%,在遲緩的成長率下,薪資提升的幅度有限。

高附加價值產業才是治本之道

吳中書建議,台灣生產必須朝向高附加價值的方向努力,不要因為哪裡成本低,就去哪裡生產,畢竟追求低成本的模式很容易被開發中國家追趕,不僅使得台灣在國際立足上面臨挑戰,也不利國內需求。

吳中書呼籲,大家的觀念要改變,因為台灣服務業注重價值的觀念一直以來比較缺乏,從中央到地方、到民間都一樣。就如大家會關注滷肉飯漲了多少錢,但國外卻認為因為品質較好,所以價格可以抬高的態度不一樣。

不想領死薪水,青年創業意願高

而1111 人力銀行發布青年創業意向調查,針對 40 歲以下求職者進行調查,發現有高達 7 成 5 的青年有意或已經創業,而其創業的主因包括突破低薪困境 (35.6%),其次才是創業內容為個人嗜好 / 興趣 (29.4%),以及自我實現 / 圓夢 (22.5%)。

根據該調查,創業的類型以小吃 (24.0%) 最多,其次是冰品 / 飲料 (20.3%)、團購 / 網路代購 (20.2%) 與料理餐廳 (18.9%),平均準備的創業資金 46.3 萬,而且主要的資金來源有 7 成 7 來自於個人積蓄,只有 2 成 1 選擇政府青創貸款作為創業資金的來源。

創意、膽大又能接受失敗,創業才有優勢

此外,交叉分析發現 21-25 歲的年輕族群,有意創業或已經著手創業的比例高達 (78%),比 26-30 歲 (70%)、31-35 歲 (71%)來的更高。而青年也因為創意點子較多、膽大敢衝、較能承受失敗,具備創業優勢。而創業成功後,創業者的平均收入較創業之前大幅增加,從創業前平均薪資 37575 元,創業後有將近 3 成 4,淨利在 5-10 萬之間,平均個人淨利高達 59298 元。顯示創業成功後,創業者的經濟自由度大幅增加,可支配的收入也大幅提高,漸漸擺脫低薪窘局。

在工時的部分,創業者的每周平均工時 33 小時,也遠低於勞基法規定的 40 小時,看得出創業者的工作時數少,較一般上班族享有更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