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創業 打造家政界Uber

創新創業

先進國家在家事服務領域相當成熟,但台灣仍停留在打掃阿姨的刻板印象階段,他們決心提升居家清潔產業的專業感及社會地位,將「清潔工」這個職業印象提升為「專業管家」。

為協助國內創業團隊與新創事業取得資金並輔導經營,國家發展基金匡列新台幣10 億元辦理「創業天使計畫」,這也是行政院102年提振景氣措施的其中一項。

有感清潔服務三大痛點,打造專業家政媒合平台

台灣具備高素質人才,他們需要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而第一桶金的創投資源─「創業天使計畫」無疑是最直接的幫助,讓許多新創產業得以度過草創階段,步入穩定進而爭取到其他法人注資。

「創業天使計畫」執行三年來,截至今年10月底,累計審議2,977件,通過316案,平均通過率僅10.61%,受輔導金額逾9億元。

七年級生夫婦陳衍光、黃貝蓉,在PTT創業板找到八年級生林文康,合夥創立「潔客幫」,獲得國發基金補助第一桶金。

創辦人之一的黃貝蓉說,自己與陳衍光都有創業理想,出社會後邊工作邊尋找可創業的項目。

看過日劇《家政婦女王》、《月薪嬌妻》的觀眾,對於家事的繁雜一定相當有感。不擅家事的黃貝蓉,以自身消費經驗,體認到尋找合適清潔人員的困難。在投入這塊領域前,對相關知識也是一片空白,卻觀察到家事服務市場長期存在資訊不對稱問題,傳統的經營方式無法有效建立消費者信任感,同時也使得清潔人員所得大大被剝削。

陳衍光、黃貝蓉認定專業家事清潔市場有相當發展潛力後,發現當時還是學生的林文康也很有興趣,就找「阿康」一起「撩下去」創業。

善於數據分析的他們認為,民眾在傳統清潔服務上,最常見三大「痛點」,包括尋找清潔人員耗時、服務時數僵化,以及對到府服務人員的背景和專業度的不信任感,這些讓民眾無法安心找清潔人員到府服務。對家事服務從業者來說,消費者因資訊不透明,只能靠口耳相傳或是詢問獨立作業的清潔人員。

瞄準懶人經濟商機,創業兩年資本提升70倍

八年級生「阿康」作為公司CEO,負責潔客幫的經營策略、發展新服務模式,陳衍光則專做網站技術、App開發,黃貝蓉主責營運行政相關事務。

看到先進國家在家事服務領域相當成熟,但台灣仍停留在打掃阿姨的刻板印象,他們決心提升居家清潔產業的專業感及社會地位、翻轉產業結構,將「清潔工」這個職業印象提升為「專業管家」。

黃貝蓉說,成立潔客幫的初衷就是結合網路科技、數據分析及家政專業技能,架設網路平台去連結清潔人員及客戶兩端,提供到府打掃服務。

他們投入過去工作存下的老本,並順利申請到國發基金補助,得以穩步發展。再來就是找「潔客」,因家事清潔領域,一直以來都有資深人員,成立公司的第一步,就是希望找來有經驗的清潔人員合作結盟。

一開始以口耳相傳方式打聽清潔人員,後來靠資深人員彼此介紹或網路論壇找尋結盟對象。為打造專業的創業團隊,他們從尋找願意投入平台的「潔客」,到建立標準化流程(SOP),一路慢慢茁壯。

當初投入20萬元老本的三人團隊,在經過企業增資後,如今資本額達到1,400萬元;清潔專員從個位數,到現在的3、400人;公司團隊也由原本的三劍客來到15人。

黃貝蓉說,團隊整理出一套流程與標準,包括服務人員的服裝外觀,拎著有如空姐登機箱般的專業清潔工具箱,建立顧客信任感。

對於創立兩年、資本額提升70倍,黃貝蓉說,團隊算是扎實成長,擴展還不夠快,未來當然希望能在市占率上精進。另外,針對清潔洗衣機、水管這類更專業的清潔項目,也納入服務中。

黃貝蓉說,現代人忙碌,將家事分工給專業人士,不但可減輕負擔,也讓專業人員發揮所長。她相信,「潔客們」未來在這項產業會更有自信、更願意大聲說自己是「專業清理人」。

原文作者為陳政偉,本文轉載自《中央社全球中央雜誌》。欲看更多精彩文章請至:https://goo.gl/KgPFq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