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催油門修《空污法》環團:政府應該先學會誠實

環保議題

「請問工業局長,11月29日那天,台灣西部全都淪陷,你們三十大汙染源,每個都說緊急應變,請問你們應變了什麼?做了什麼?沒有人知道,所以我說沒有看到政府的存在。」

12月8日,一場公聽會上,由於被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當眾點名,工業局長呂正華中途離場前,主動握著葉光芃的手不放,再三強調行政部門權責分立,中鋼等國營事業並非自己管轄,沒想到卻被反客為主,搞得縮手不得。葉光芃幾次打斷對方的告辭:「你們有沒有負責規劃?大林蒲要做石化專區,像循環經濟那種比較好的產業就放在台北?不要欺負人啦,中南部已經是70歲的老人,不要再讓它承擔了啦!」

隨著空氣品質惡化,行政院長賴清德催動油門,打算下週將《空氣污染防制法》送進立法院審查。民進黨立委賴瑞隆8日舉辦「政府對空汙防制之具體改善與有效對策」公聽會,開場先由一票官員簡報,各種政績、經費塞滿投影片,輪番鑽進民間人士耳目。不過,多數人並未埋單。

「剛剛好多官員都講,做得怎樣怎樣,五花八門,我們國家戰略很多,但沒有戰術。如果那些可以解決高雄、屏東的問題,早都解決了,」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不客氣地說,自己在國際間應該有些代表性,與不少官員也是舊交,卻從未被徵詢過意見,原因恐怕是政府高層會先過濾掉不想聽的聲音與真相,「我們政府是這樣在決策的,所以不要讓賴院長週一或週二就輕率決定,那絕對是不好的。」

健康不是用感覺的,有客觀標準

針對上台官員一番「要改善空汙,讓大家感覺健康」的言論,詹長權則忍不住指正:健康都有客觀標準,並非靠感覺的。舉例來說,在高雄,肺阻塞、肺癌、中風、心臟病等四大空汙病每年殺死800到1000人,便是一種數據;若用OECD的公式估算,台灣因為空汙所造成的健康代價,每年超過1000億元,是政府認知的20倍以上,顯然已被嚴重低估。

「肺癌是我們的國病,現在大家知道了,跟空汙、燃煤、柴油最有關係。既然知道問題了,怎麼拿掉才是重點,」詹長權認為,最根本的解決方式是把無煤發電、禁用柴油寫入《空氣污染防制法》法,「當然不是明天就入法,都有時程的,有日出條款、日落條款,是可以做的,這點立委應該堅持。高雄可以有工業,但應該是無煤的工業,否則沒救了。」

「這些東西,張景森知不知道?知道阿,我已經給他啦,有沒有跟賴院長好好討論?我認為沒有。」詹長權透露,在更早的公聽會場合,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便承諾會與自己聯繫,之後卻音訊全無,各種修法過程也未有人來徵詢意見,因此質疑自己也是被過濾的其中一人。

在場的都是黑名單,環團砲火四射

「我們都是黑名單嘛!219反空汙遊行後,很多人都沒被找了,但我引以為榮,我在國民黨時期是黑名單,現在民進黨執政也是黑名單。」葉光芃直言,11月29日是空汙最嚴重的時候,台中火力電廠也未降載,更質疑工業局當天對國內三十大汙染源全無作為,「毋是看無空氣,毋是看無八五大樓,是阮看無政府矣,看無內閣矣,彼一日,恁講緊急應變,應變了啥?啥人看見,中南部嚴重惡化,歹勢。」

「如果台灣是一片葉子,有一半燒焦了,還算是一片有生命的葉子嗎?這就是撕裂的台灣。」葉光芃說,以工業生產的人均空汙量來說,台中市細懸浮粒子PM2.5是台北市的82倍,高雄市是121倍,雲林縣是129倍;若是一氧化碳,台中、高雄約是台北的500倍,雲林則高達2239倍之多,「當初我們遊行的訴求就是呼吸平權、健康平權,要終結一個天空、兩個台灣。但是九個月後,有沒有終結?沒有,反而是惡化的。」

葉光芃進一步指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細懸浮粒子PM10和PM2.5並列為一級致癌物,而我國環保署卻在狀況外。若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20微克/立方米來看,今年1到11月,楠梓、麥寮、鳳山、仁武、朴子、潮州、左營、新營都在3倍以上;觀察PM10超過101微克/立方米的「紫爆」天數,左營約有1個月,麥寮是43天,楠梓、鳳山將近兩個月,這也讓他忍不住抱怨:「台灣環保署PM10的標準非常落後、非常落後、非常落後,……」

「如果以1992年為基準,到2015年,OECD、美國、德國、加拿大用電量都降至八成左右,英國降到六成,台灣在哪裡?全世界都用更少電要達到同樣的GDP,如果台灣要用電成就GDP,那就是第三世界。」談到政府的用電態度,葉光芃忿忿對著台下官員說。

政府先學會誠實,不要愚民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執行長楊澤民則認為,政府應該先學會誠實,放棄愚民。他舉例,副總統陳建仁身為知名學者,卻說出「台灣的PM2.5有三分之一來自境外」這種既不精確又不科學的論述,為此,底下提供資料的官員應該負責,「你可以說,在某一天,某個時候,哪些地方,有將近三分之一受到境外汙染影響,而不是為了愚民,要給人民這個印象,就說成三分之一空汙來自境外中國。」

此外,針對環保署多次公開宣稱「台灣的臭氧標準比美國嚴格」一事,楊澤民也不以為然,他指出,台灣目前採用獨立於全世界的標準,若改用美國臭氧標準檢視,去年只有花蓮、台東符合標準,今年恐怕只剩台東合格,「這樣的官員能夠繼續用嗎?他們都是在愚民阿!」再三強調政府應該先誠實說話。

台南反空汙大聯盟召集人陳椒華也以「環境災民」形容中南部,直言台灣的問題根源就在環保署,因為當初政策錯誤,之後更不可能認錯改正,於是就一直錯下去。她舉例,過去政府用極度寬鬆的「周界標準」訂定六輕的環評量,導致現在實際汙染量可能已達到環評量的10倍之多。

「現在的空汙法、環評法,連空汙總量都沒講清楚。那你們怎麼送出核定呢?所以空汙災難的根源就在行政院,行政院常常搞不清楚狀況就亂核定一些政策、開發案,送環評過了,這些法就是災難的根源,因為環評過了就是法定,它有法定的位階。」

陳椒華更質疑,環保署目前所提出《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法草案,第28條的新增條文便寫著,在「提升產能或改變製程,而污染總量未增加」的狀況下,僅須檢附「變更內容對照表」送審,是要協助六輕藉此規避門檻較高的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汙染總量是什麼?在環評法、空汙法裡,都沒寫清楚什麼是汙染總量,六輕、中油,甚至很多石化業都可以鑽這個漏洞,用變更內容對照表送審。」

空汙根源,被戲稱行政院

之前六輕始終未能通過環評的4.6、4.8、4.9期擴廠計畫,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雲林縣政府在環評未通過的情況下先核發許可證,導致六輕部分工廠的許可量已違法超過環評量。她擔心,一旦修法通過,當初擋下的這些計畫,都可能因此過關,「六輕的汙染會影響到嘉義、台南、高雄,是很嚴重的。我們認為政府不該不當修法,第28條第1項第2款應該刪除。」

「空汙法第9條,是要用移動汙染源的減量,去給工廠增量。我們行政院還在想怎麼增量,而且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去聘用那些替六輕做計劃、擔任中鋼子公司獨董的學者,作為御用學者,訂定政策,所以我們非常痛心,這個政府是讓我們中南部人活不下去了。我們不要只是公廳,這些官員根本不怕,我們再怎麼狗吠火車也沒用,應該要辦行政聽證。」離開立法院前,陳椒華轉頭對著《信傳媒》記者這麼說。

一場原本要讓政府官員說服民間的公聽會,最後演變成了吐苦水大會,恐怕是因為雙方早已交手多年,彼此早知對方的「葫蘆裡賣甚麼藥」,既然難有共識,還不如趁機說給外界評評理;又或者,就像葉光芃說的──在場都是黑名單,能夠當頭棒喝幾下都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