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喊假的?當地台商想辦法「變身」都來不及

新南向

為助國內中小企業取得前往新南向國家投資所需資金,中小企業信保與農業信保、海外信保合作,除提高信用保證融資額度外,也放寬相關規定。不過,對於政府美意,有當地台商卻不以為然,「政府拚新南向卻要求台商根留台灣,是完全搞錯方向,在當地,其實大家想辦法變身都來不及了。」

針對新南向的東協十國、南亞六國、港澳兩地,中小企業信保、農業信保、海外信保聯手提供500億元的保證融資額度,並在11月放寬多項規定:在國內企業對國外投資事業具重大影響力下,出資額由50%大幅調降到20%,而且資金用途可用於股權投資或併購,不論國外投資事業新設立或已設立,在投資計劃經過投審會核准或核備後,就具備申請資格。

如果赤裸裸說自己是台商,阻力會比較大

對此,一名在當地深耕十多年的台商有話要說。他接受《信傳媒》越洋電話採訪時表示,政府想推廣新南向政策,卻在提供融資保證的同時,要求業者維持鮮明的「台資企業」形象,是一種搞不清楚方向的做法。因為實務上,當地台商都在設法偽裝、變身,更別說要自暴其短,「如果你赤裸裸地說自己是台商,阻力會比較大一點。」

該台商指出,如果企業想用「台灣製造」進攻新南向,首當其衝的就是28%起跳的進口貨物稅,即使不計運輸成本,貨物一落地成本先增加三成,因此實務上都下有對策,「由於利潤變薄,不利競爭,所以很多企業會有因應方式,可能是找當地人合資開公司,透過OBU帳務操作金流等,這樣一來還可以節稅。」

他更直言,台商這塊招牌在當地並不管用,亮出來只會增加開拓市場的阻力。一來是因為過去台商進入東南亞市場較早,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所作所為並不被現在人接受,「那時候的商業模式跟現在都不一樣,台商前輩們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認為錢是萬能,以為用錢去打通管道,自己就是老大了。在態度各方面……就是沒有創造共營共生的環境。」

台商在東南亞變老小

不過,而這種氛圍在近十年已慢慢改變,「因為陸企開始進入當地,而且一出手就是重大投資,你說情勢會不會轉變?台灣早就不是老大了,是老小。」他說,當下柬埔寨、印尼、泰國各種大型投資案都被陸資所把持,且一口氣就把整個供應鏈搬過去當地,台商根本難有機會,「在東南亞,只要被陸資鎖定的市場,就很難了。」

「柬埔寨第二大的電信公司──東南亞電信,人家已經到4.5G了,基地台跟門市覆蓋率都是最高的,跟你說,其實,它背後就是陸資。」他用實際例子說明台商所面臨的競爭窘境。

對於新南向政策,他強調,政府不該只高喊口號卻沒有接地氣的配套,如此一來只會把更多台商帶到新市場去當炮灰,與其如此,還不如幫忙台商打通當地的商會管道,才有機會克服當地很多條件限制,「那裡(商會)有檯面上跟檯面下的資源,幫助會比較大。」

新南向廠商恐需靈巧變身

被問起是否遇到政治因素打壓,他雖承認確有其事,卻不願多說,「呃……這不是太方便說。但換個方法講,我過去十幾年都在東協活動,不在台灣,所以我一成立公司時,我是港商、陸資、外企,唯獨不是台商。好處是什麼?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嘛,當地政府對我們陸資、港資會特別優惠。」

「現在越南也是一樣,很多新成立的航空公司都是陸企投資的,所以你說,連這種重大運輸都成立了,我們還有什麼切入點呢?所以我覺得政府的新南向只是口號。」他認為,台商想揮軍新南向並非全無機會,除了差異化之外,還得看「怎麼樣靈巧地變身」,更重要的是捨得分享利潤,「台商有個小小的問題,錢都要自己賺,不願意讓利,所以沒法把市場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