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新衣-揭開智慧型手機落入PC低成長命運的秘密

台股

智慧型手機眾所皆知是過去十年全球經濟成長的主力,台股從2009年至今八年長期大多頭(雖然中間曾經出現兩年的下跌25%左右的中型空頭),中間雖然曾經有太陽能、生技等族群串場,不可諱言的是台股長線的大主流就是手機族群,如大立光、台積電、鴻海、可成、聯發科、TPK、國巨、健鼎....等等。

尤其是最近兩年,指數能從八千點以下攻克萬點的大功臣,完完全全是由智慧型手機產業的相關周邊公司如台積電、大立光等所帶動。

「國王的新衣」的數據,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力道趨緩

然而,一個宛如「國王的新衣」的數據攤在眼前。

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力道已經越來越慢,2017年前三季的成長率已經跌到3%,而第三季的銷售年增率更是跌破3%來到2.7%,全球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已經高到失去成長性,如果細看2017年第三季的各品牌手機銷售的年增率,全數的成長幾乎出現在oppo(第三季銷售年增率19%)與小米(第三季銷售年增率103%)等中低價手機上頭,也就是說,如果換算成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金額,成長率恐怕會低於2.7%。

低成長率並不會影響主流地位?答案是:NO!

有人會說,低成長率並不會影響主流地位,手機總銷售金額還是很高啊,主流的地位應該不太容易被取代啊!講這種話的人恐怕就不太不了解投資與證券評價的精髓了,股價會漲市值會拉升的最主要因素是「成長性」,容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一、電腦產業

全球PC(含NB與PAD)的銷售量,一年超過四億部(智慧型手機一年銷售約13.6億部),就銷售總金額來說並沒有輸給智慧型手機太多,雖然大家說PC已死,但其實PC的總銷售金額還是很高,然而為什麼過去幾年,PC的相關公司的股價與大盤相比呈現弱勢?答案大家很清楚,PC已經失去了成長性,從2011~2016年出現連續六年零成長或負成長,產業的不成長很殘酷地就是會反應在股價上。

二、汽車產業

全球一年汽車總銷量超過九千萬台,就銷售金額來說,汽車業超過智慧型手機七倍以上,且汽車的零組件數遠遠超過手機,更別提汽車所串出來的維修產業,明明總銷售金額遠超過智慧型手機,為什麼這幾年的大多頭當中,汽車或相關的零組件股,無法長時間地成為上漲的大主流?只有個別公司在其中的一兩年中能夠躍居小主流?唯一例外的是近一年來搭上電動車熱潮的周邊公司。

低度成長的產業,股價無法長期上漲

答案就是出在成長性。汽車銷量的成長率近年來都只維持在2~4%之間,屬於低度成長的產業,成長性不夠,相關公司的股價當然無法長期處於上漲。

如今智慧型手機產業的成長性也掉入2~4%的低度成長,主流位置在未來恐怕會不保,這也難怪,當外資在2017年7月下旬得知產業成長率已經跌到3%的當下,便開始無情的砍殺相關個股,十家台灣主要智慧型手機相關的公司,半年來遭到外資砍殺將近二千億元,這絕對不能用巧合來解釋。

如果智慧型手機全體銷售成長率無法迅速從2~3%的泥淖區脫離,投資人在未來的投資選股的方向應該很清楚知道該如何趨吉避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