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GDP成長 企業吃掉部分愈來愈高 勞工分到的史上次低

財經

「經濟表現會持續下去,當春天來的時候,大家都會感受到台灣是在進步」、「2018年台灣將更廣泛的復甦、更均衡的成長」,歲末年終,政府、智庫、企業開始提出對明年景氣看法,相信上述對台灣經濟、景氣情況的形容你我應該都不陌生,不過,說穿了為什麼大家卻毫無感覺?

經濟成長果實,勞工看得到卻吃不到

台灣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經濟成長、薪資停滯,根據主計總處發布的國民所得統計顯示,去年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率降到43.81%,這指的是去年一整年創造的GDP,只有43.81%分給勞工,是歷史上的次低紀錄,也顯示出所得分配問題並未有改善,經濟成長果實,勞工看的到卻吃不到。

其實在自由經濟市場,這種現象並非台灣獨有,而是全世界皆然。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助理研究員方俊德認為,過去台灣將大部分資源放在外需產業,以為企業獲利就會回饋給員工,但從這20幾年的執行面來看,勞工的實質薪資並沒有提高,這中間明顯出現斷層。

「如果要讓民眾有感的話,還是得要從內需著手。」外需產業靠低薪來壓低成本,但是內需則是要靠高薪來提升購買力,方俊德表示,出口表現好也只是反映在某幾個特定產業,多數民眾享受不到經濟成長果實,過去仰賴出口、忽略內需產業的政策,已經到了必須做一些改變的時候了。

錢都跑進企業口袋裡,所得重新分配能解決?

從過去統計顯示,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率在1990達到最高的51.04%,接下來幾年都還維持在50%之上,但此後開始逐年下滑,2010年來到史上最低的43.80%,到去年則是43.81%,降幅比其他國家嚴重,更引人關注的是,GDP分配給營業盈餘的比率反而逐年升高。

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率逐年下降,反之營業盈餘占GDP比率卻愈來愈高。

過去30多年來,營業盈餘占GDP比率從大約29%提升到去年的35%,除此之外GDP分配到固定資本消耗比率也從10%提高到去年15.6%。換句話說,這筆不能分配的錢,被稱為「折舊」的固定資本消耗提高了,涵蓋租金、利息、股利及保留盈餘的營業盈餘比例也愈來愈高,意味著錢都跑進大股東、企業口袋裡。

將經濟重新從出口業轉向內需產業是一帖藥方,但中長期才看得出藥效。曾經槓上央行總裁彭淮南的暢銷財經書作家王伯達則直言,「你要人民收入增加......,要不就是所得重分配。」

王伯達在臉書發文指出,科技進步和資本累積是受僱人員報酬佔GDP比率逐年下降的原因,想要徹底解決,一是把餅做大,改變台灣的經濟結構,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得面臨和全世界的人競爭;第二種方法則是讓所得重新分配,雖然不見得比較簡單,至少台灣自己內部就可以做起。

同時把餅做大、並且重新分餅

先把「餅做大」,還是先搞定「分配」問題,再過往一直爭執不休,重經濟成長高低的一方認為國民所得提高後,再來解決分配問題;但另一方則認所得分配不均、貧富不均的現象已經嚴重落後經濟成長,應該儘速調整,否則恐怕更加惡化。

不過,要達到勞資雙贏的最佳策略,其實兩者或許也毫不衝突,方俊德認為,短期內要看到改變,要求企業加薪、企業保留盈餘分配上的調整等等是必要手段,勞工的議價能力和工會發展也是造成台灣相比其他國家更為弱勢之處,而中長期來說,產業結構轉型調整 也是一定要走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