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陸客不來台灣觀光業完蛋 其實真正原因是這個!

觀光產業

墾丁大街一盤滷味要920元,西門町滷味2小碗則要490元,「滷味之亂」延燒整個12月,就有網友直呼要去墾丁玩乾脆飛去沖繩。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先是陸客團不來了,現在連國人也覺得國內旅遊貴得離譜不如出國,面臨多事之秋的台灣觀光業目前景氣到底如何?

獲利下滑,原因是景氣不佳導致消費意願低

根據1111人力銀行針對觀光相關業者進行的最新調查發現,有約5成的受訪業者表示,2017年全年業績狀況和去年相比持平,另外有1成3的業者業績成長,反之則有3成7業者表示今年獲利不盡理想,業績平均掉了19%,整體來說,今年營運不如預期的業者比例仍是偏高。

進一步探究獲利為什麼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顯示,業者反映最主要原因其實來自於「景氣不佳消費意願低」(53.6%)、其次才是「來台陸客減少」(39.2%)和「市場變小」(26.3%)。

雖然與交通部觀光局發布的統計一比較,今年1到10月來台觀光客約有86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876萬人次減少1.69%。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從去年1至10月的308萬人次減少到224萬人次,大減了27.45%,確實能夠反應出獲利下滑的觀光相關業者的窘況。

但當人力銀行問及對陸客來台人數減少的看法為何,有4成7的業者表示「不受影響,本就非以陸客為主,」而另外5成3有承接陸客團的業者當中,有14.7%抱怨「已造成產業重大衝擊」、14.5%坦言「無奈接受現況」,但同時也有15.4%業者表示「已提前轉型因應」,更有8.3%業者指出「轉而開發其他客源更好」。

觀光業者開始轉型,瞄向東南亞、日韓

事實上,對於市場的動向業者最敏感。陸客雖然明顯減少,不過今年1至10月東南亞旅客也從去年同期的122萬人次成長到164萬人次,增幅也高達33.98%。多數業者在此次調查中也表示,政府推動新南向,以東南亞客取代陸客確實對觀光業有幫助。

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暨職涯發展中心總經理李大華指出,政府為了振興觀光產業,陸續釋放利多,業者若能結合智慧科技,即時掌握旅客消費行為偏好,提供加值的差異化服務模式,就會是市場最大贏家。

不過,整體來說,去年被打到「重傷」的觀光業者對後市仍不敢太大意,大約6成業者認為明年觀光業景氣會持平,看衰的業者仍接近2成5,看好的業者僅有約1成5,短時間無法太過樂觀,同時,業者仍然認為,「改善兩岸關係」(32%)最能提升台灣觀光產業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