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股創史上最長萬點行情 但IPO市場卻是超級慘! 

資本市場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去12月中,喊出2018年IPO家數要「拚百家」的雄心壯志,台灣近年來上市櫃總家數增長趨緩,這樣的目標有沒有辦法實現?先來回顧2017年一整年資本市場的的發展。

台IPO市場逐年衰退,2018年有望脫離谷底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統計,2017年台灣上市櫃新掛牌家數總共42家,總集資金額為148.1億元,與2016年相比,分別減少了18家、共107.6億元。再進一步來看,去年上櫃的平均集資額為2.7億元,上市則為4.6億元,比起外國上市櫃平均集資額有5.3億元,規模確實不斷縮水。

2017年台灣IPO市場表現慘澹,不過,資誠審計服務營運長梁華玲認為,主因為去年規模較小、風險承受度低的台灣企業,受景氣波動衝擊大,連帶影響企業主遞件的意願。二來是去年匯率波動,台企的獲利受到影響,進而也調整了IPO的時程,並非全然是台灣資本市場吸引力不足。

展望2018年,資誠認為「不會再出現2017年這麼糟的狀況。」資誠市場及業務發展長林鈞堯預估,今年台灣IPO的家數會有50至60家左右,其中生技醫療和半導體產業仍是IPO市場中的主力,政府擬開放更多元的掛牌審查門檻也有助於資本市場發展。

專家:台灣的資本市場必須找到自身定位和特色

最壞的時點已經過去,不過,就連集資最多的企業所募集的金額都以接近腰斬的幅度下降中,如2015年掛牌集資最多的企業為浩鼎,集資62億元;2016年為藥華,集資32億元;到了2017年為泰福,只集資了16億元,台灣資本市場到底該怎麼調整?

「不能再拿上海來跟台灣比較,也不要再用過去10年的思維來看台灣的資本市場,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資本市場定位是什麼?特色有哪些?」林鈞堯強調。

數字上來看,雖然2017年香港IPO的集資額約為4807億元,上海則是6300億元,都是台灣的數十倍,不過兩地資本市場都是以國際金融中心為目標,台灣並非不能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多元上市櫃審查標準,吸引「成長中」的企業掛牌

林鈞堯解釋,很多客戶會問他,要去哪裡掛牌比較好?其實各個市場都有不同的優劣勢。舉例來說,最近台企在中國掛牌的話題很火熱,陸股本益比雖高,但要在中國掛牌也有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就是該企業年獲利至少要2億、等於年營收要20至30億元,否則根本沒有券商願意承做。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台灣資本市場有沒有辦法吸引一些「還在成長中」的企業來掛牌,是主管機關可以思考的方向。尤其新經濟、數位經濟崛起,企業的質量愈來愈輕,想當然募集到的資金也會比較小,林鈞堯認為,這方面的觀念必須跟著改變。

目前櫃買中心已經確定要新增「電子商務」類別,讓投資人辨識出產業類股,增加業者知名度。除此之外,證交所也在研擬多元上市櫃的審查標準,新創公司可能可以用淨值、市值等標準做為掛牌依據,讓還沒有營收的新創企業也能在台股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