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吃敗仗!台北地院:國語日報不是教育部的

教育議題

「小學生的最愛」到底怎麼了?國語日報自2017年2月即陷入董事會改選的泥沼,由於時任董事長林昭賢向教育部提出檔案佐證,說明《國語日報》是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讓教育部也淌入渾水,開始主導《國語日報》的改組,甚至在2017年10月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解除國語日報社全體董事職務。

4日台北地院的判決結果出爐,認定國語日報公司1949年時是由全體股東捐助而成立,並非由政府捐助,審理後認定教育部無權解散董事會,裁定駁回教育部的聲請。事後教育部也回應會持續提出抗告,由此可見,國語日報的爭端燒了一年後,這把大火仍會持續燒下去。

台北地院:現行國語日報社與教育部無關

根據台北地方法院的判決書指出,教育部在1948年時出資1萬金圓券在中國北平市開辦《國語小報》,《國語小報》也使用教育部印刷機件,但在創刊後因無法維持便早早遣散員工。在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教育部便不再提供經費,而國語推行委員會當年便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由傅斯年擔任董事長,隨後在1955年成立國語日報公司,後來股東會決定解散公司,設立登記改為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

而綜合種種文書資料,台北地院法官認為,早在1948年清算資產時,便已將政府的資金使用於資遣員工和還債,現在的國語日報社是由全體股東捐助而成立,且教育部也未能舉證1949年以後仍編列預算補助國語日報,因此裁定國語日報社與教育部無瓜葛,教育部敗訴。

法院不採證教育部資料

而對於台北地方法院的裁定結果,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黃月麗接受訪問時也強力表達不滿。

黃月麗表示,自從去年收到消息後,教育部便開始著手查證國語日報社的資金來源。黃月麗拿出《國語日報社財產管理人公約》說明,當時國語日報社的17位董事全簽署聲明,17位董事均不認為自己是捐助人,由此可證明國語日報是公有事業,而國語推行委員會也提供至少17位人力,從省教育廳和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年度報告,都可清楚知道國語日報是該會的業務內容,民國38年後國語日報社仍持續接受政府人力和財政的資助,教育部堅持《國語日報》是政府捐助法人的立場。

教育部所提出的資料顯示,國語日報不屬於管理人私有。(圖片來源/教育部調查報告)

黃月麗進一步表示,教育部完全查不出《國語日報》有民間資金流入,教育部身為主管機關已窮盡所能,法院卻對於教育部所提出的65項證據完全不採證。對此,黃月麗強調,將在10日內提出抗告。

教育部被兩派紛爭掃到?

事實上,原先國語日報社內部的人事鬥爭與教育部並無關聯,源頭來自於現任董事會已於2017年的2月28日到期,但由於董事會遲遲喬不攏,林昭賢又向教育部舉證,教育部才開始介入。

經教育部查證後,教育部認定國語日報是政府捐助法人,主張國語日報董事會半數董事應由官派,遭現任董事會大力反對,因此教育部才在十月十二日正式向法院聲請解聘全體董事的職務。

教育部的態度越來越強硬,《聯合報》10月底時報導,據傳《國語日報》下任董事長可能由扁政府時帶的爭議人物─前教育部部長杜正勝擔任,可能的人選還有前教育部次長吳財順、范巽綠及台灣智庫執行長莊國榮等人。

消息一傳出,當時便引發極大爭議,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表示,若讓杜正勝成為國語日報的董事長,絕對是一場「政治風暴」的開始。陳學聖批評,若由杜正勝接管,必定會演變為政治意識型態掛帥,國語日報的媒體獨立性將遭政治勢力侵蝕,成為民進黨政府的「國家日報」。

對於這些說法,當事人莊國榮便已回應「完全沒聽過」,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堅稱絕無此事。現教育部也確定會在幾日後對判決結果提出抗告,後續將會發展,還有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