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念書!少喝幾杯咖啡 你也能伴貧困孩子安心長大

社會福利

15歲的胡氏協現在就讀國中四年級,爸爸2012年在擔任水泥工時摔倒受傷,因而全身癱瘓,從此家中失去主要勞動力,只能靠精神衰弱的母親耕田養活一家八口,小協每天回家必須為一家八口燒飯、幫弟妹洗澡。

8歲的陳秋河甫升上小學二年級,家中只有在越戰時受傷的外祖父、精神不穩的媽媽,和智力缺陷的哥哥,全家的生活開支僅依靠外公的傷病補助及媽媽在家附近撿拾垃圾換錢維生。

11歲的胡文發住在越南最貧困地區之一的廣治省達克隆縣,達克隆縣地處高山,過去住在這裡的少數民族多依靠自然資源自給自足,但受環境變遷影響,如今資源不如以往。現在文發一家以種田維生,每年收成的稻子只夠全家人吃一兩個月,每月收入僅約20美元,有中越一代原住民雲僑族身分的文發,在越南是弱勢中的弱勢。

這些孩子、這些家庭彷彿被世界遺忘了,但當有了來自台灣的爸爸、媽媽時,他們的未來似乎也看到了一線曙光。

有了愛,他們有了夢想

現在的小協雖然下課後仍要趕回家為家人煮飯,但如今爸爸經過復健後已能站起、走一小段路,而小協正準備考高中,她自信地說自己準備好了,希望未來能當一名國小老師。

秋河是個愛笑的女孩,喜歡念書、寫字端正,一攤開她的作業本只見到工整的字跡,現在的她希望長大後能成為一名美髮師,能親自幫台灣媽媽陳淑麗做造型。

秋河的作業不分科別,字跡都一樣字跡端正,每本作業本都筆記滿滿。(攝影/薛如真)

一般來說,越南山區的原住民族群不太讓孩子接受教育,希望孩子長到一定歲數就幫忙耕田、扶持家計。但文發的父母不一樣,即使日子艱難,他們仍希望文發長大後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文發對台灣媽媽苗可麗說「長大後希望能成為一個像主任一樣的好老師。」

「一開始我也很困惑基金會到底做不做得起來,也不知道這些事對孩子真的有用嗎?但如今10年、20年過去了,看到這些孩子都有所成長,我終於確定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至善基金會越南工作站主任黃仲始這麼說著。

守護孩童20年,至善的越南當家

這番話所言不假,至善基金會至今能幫助上萬個越南的貧童真的得來不易。至善基金會起源自「越南小菩薩」阿福,從此牽起和越南的緣分,而黃仲始就是讓至善能在越南生根的關鍵人物。

當年黃仲始高中畢業後考上順化師範大學中文系,但因家裡沒錢,黃仲始本要放棄升學機會。但黃仲始遇見一位貴人,就此改變一生。當時中華至善社會服務協會(至善前身)創辦人善山師父的一位朋友、也是至善協會的志工知道他的困境,便提供助學金供他念書直到大學畢業。也因此,黃仲始大學一畢業便進入至善,成了至善越南站的「元老級人物」。

1998年越南站啟動階段走得艱辛。沒有辦公室、沒有設備,連張桌子都沒有,只能借用師父寺廟裡的空間,利用廟裡的桌子便開始做事。黃仲始憶及「當時實在太苦,我第一年就將離職信傳真到台北辦公室,但當時他們沒有受理,但也還好我們都撐過來了。」所幸當時台灣和越南兩邊都沒有放棄,至善越南工作站終於在2004年成立。

黃仲始和至善所協助的每個個案家庭都關係緊密,圖中為受助孩童小協。(圖片來源/至善基金會提供)

除了心路歷程外,黃仲始也提到,當初越南對國際NGO組織沒什麼概念,因此被越南政府質疑,當地人也無法信任,甚至還有存疑人士投書黑函到越南政府,直到台灣站同仁來到越南說明,工作站才得以成立。對此,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也表示,在台灣也是同樣光景,當時政府的接受度也不高。如今,至善基金會得到越南政府的三級勞動勳章,這一切終於可說是苦盡甘來。

丟訊息、隨口提起,都能成為契機

「我來不及參與妳的過去,但妳的未來一定有我。」陳淑麗對著剛認養不久的秋河這麼說,秋河回以一抹甜笑。洪智杰提到,因為至善是財團法人,目前只能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即使現在至善基金會已苦盡甘來,但若沒有民眾的善心捐款,仍無法改變這麼多孩子的未來。

秋和現在有親生媽媽,以及台灣媽媽陳淑麗兩位媽媽的疼愛。(圖片來源/至善基金會提供)

「只要省下幾杯咖啡、每個月600元,就能讓一個孩子安心上學。」愛心大使苗可麗提到,自己因為好友林嘉俐的介紹認識至善,現在也已認養三個遠在越南、中國雲南的孩童,提供換算成台幣金額並不大的助學金,讓遠在他方的「兒子」、「女兒」可以無後顧之憂地讀書。不過,為了讓孩子可以安心就學,至善基金會目前鼓勵長期定額助學,希望今年能募集250位能提供一年以上定期、定額捐款的扶養者。

「就算只是在群組裡丟出訊息、隨口向親朋好友提起,只要10個、或100個人裡有一位起而動之,那就是救了一個孩子的一生。」苗可麗認為,若衡量後認為自己目前還沒有能力做定期定額捐款,也可以一個一個向身邊的人提起,只要有動作,就能許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

○後記

到了位在越南廣治的文發家後,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家徒四壁」。即使自己在台北的家境也不富裕,但當這番情景印入眼簾,內心的衝擊久久揮之不去。

文發雖然有個遮風避雨的家,但家裡空蕩蕩,沒什麼家具。(攝影/薛如真)

就算如此,這些孩子依然努力念書,每個孩子談到未來眼神都散發著光芒。愛心大使林嘉俐也說「小協最讓我疼愛的原因是,她的眼神永遠這麼單純,永遠這麼甘之如飴。」

或許以旁人的眼光來看,這些孩子生活的環境真的不理想,但他們不以為苦,努力想受教育,因為有台灣人的愛心注入,他們受教的夢想得以成真,是這趟旅程中最讓人動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