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墓地」也打壓!中共片面要求台國軍在印蘭伽公墓改為國際旅遊景點

兩岸國際

繼共軍繞台、M503航道事件以來,中共打壓台灣的方式現在伸到「墓地」去了。中共日前傳出要求印度政府將中華民國國軍在印度的蘭伽公墓,改為國際級觀光旅遊景點,然而這卻是中共單方面的要求,未經與我國協商,引發爭議。國防部分別於1982年與2011年撥款修繕印度蘭伽公墓,至今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處每年春、秋兩季仍會派官員去舉行公祭,這座公墓究竟該屬於誰的?這背後牽涉到的是二戰時期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中國遠征軍。

出兵緬甸、印度聯英抗日——中國遠征軍

中日抗戰期間,日本一路南向攻至中南半島想藉此包圍中國,於是緬甸成為日本的目標,沒多久便被氣勢如焰的日軍攻陷,對日本來說,攻得此地不但可以斷絕中國與各國援軍聯繫的後路,更可以西進攻打英屬印度,取得世界霸權,因此中、美、英三國都認為必須聯合起來反攻緬甸。

19422月,英國趕緊求助中華民國組建遠征軍協防緬甸,形成中緬印戰區,當時最高統帥為蔣介石,集合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攻,然而沒多久中國華北、華南還是紛紛淪陷失守,節節敗退至西南,沒想到中國遠征軍也出師不利,當時連接中國雲南與緬甸北方的重要國際通道——滇緬公路,最後還是被佔領緬甸全境的日軍切斷,印度岌岌可危。第一次遠征軍以失敗告終,10萬遠征軍歷經血戰,只有4萬餘人安全撤離。

7月,中國遠征軍再次在印度捲土重來,遠征軍部分轉進印度蘭伽整訓,改稱「中國駐印軍」,這次有美國的軍事援助和充足的糧食,軍事訓練十分紮實,加上同時大批知識青年在蔣中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踴躍參軍,使得軍隊戰鬥力大為提高。19451月,二次遠征結果中國傷亡1.8萬餘人,殲滅日軍4.8萬餘人,收復緬甸土地,全面勝利。

戰死他鄉,紀念海外無名亡魂

現在的緬甸、印度境內,有許多紀念當年在緬北之役戰死他鄉的中國兵墓地,這些軍人其中能夠被認出身份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墓地一度都變成無名荒塚,根據印度媒體報導,蘭伽公墓是194412月由國軍將領鄭洞國所建,然而之後疏於管理照顧,日漸荒廢,直至1980年代,在廣東華僑張其勇熱心奔走下,中華民國政府重修這片無人管理的荒塚,於1982年完成,原名為「印度蘭伽中國抗日遠征軍烈士公墓」,後改名為「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

中共V.S.中華民國,誰才是抗日英雄?

緬北之戰的勝利被視為中日抗戰的一大功成,也是繼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然而,「中」日抗戰八年,這個「中」字經過國共內戰演變至今,中共與中華民國都想爭取這個美名。

印度媒體報導,中國外交官馬占武等人12日造訪印度東部一座國軍墓園,並逕自向地方政府提出把墓園改為旅遊觀光景點,隨後也在其領事館官網上貼出祭拜的照片,不過馬占武向公墓致敬時,把碑上的中華民國國徽以白布遮蓋。

對此台灣駐印度代表田中光表示:「各界應尊重歷史,任何改變都應徵得中華民國同意,……因為公墓的修築、維護與管理,都由中華民國政府取得印度政府同意後進行,這些都是事實,不容竄改與扭曲。」他也表示歡迎尊重歷史、忠於史實的各界人士進入蘭伽公墓向國軍將士英靈致敬、緬懷這段歷史,不過對於中共想變成觀光景點的建議,田光中認為:「是貶低了公墓莊嚴肅穆的歷史意義,很不恰當。」

由於過去中國對蘭伽公墓們都不聞不問,有媒體認為近年想搶奪對日抗戰話語權,開始對蘭伽公墓較為積極,中共外交官馬占武擔任駐加爾各答總領事後,201511月曾帶大批人員和印度槍兵,在未通知中華民國政府之下強行闖入。這次中共外交官突襲蘭伽公墓,甚至單方向印度政府說可以開方觀光,背後的目的或許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對當年的戰死他鄉的軍人,如今的亡魂來說,會知道自己屬於哪一方嗎?究竟這些墓地應該屬於誰?對他們來說,中國是實的,中華民國與中共可能都是虛的,而台灣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