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問題直接搬走電腦」!台商:智慧、技術是台灣最珍貴武器

兩岸國際

中國19大後,一系列新政與目標,包括提升中國製造、加速互聯網應用、環境保護以及醫療健康等,都讓台商產業面臨轉型的需求。以往台商與中國的「互補」關係,台灣提供技術、中國提供勞力,如今已變成「競爭」關係,加上台灣新政府上任後,兩岸政治的不穩定,「想搭橋」又增添困難。

彼此「互補」變成「競爭」

中國製造2025,想以智慧製造為發展重心,從「製造大國」變成「製造強國」,要讓在中國的所有產業,產生一條龍的制度,這讓許多習慣垂直分工的台灣中小企業面臨挑戰,由於台灣有許多中小企業在兩岸都業務合作關係,模式多為台灣接單、中國工廠製造。

一直以為中小企業產能是台灣的一大優勢,然而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用「一個國家兩個社會」,形容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實力其實越來越懸殊,包括研發經費、人均生產力、出口貢獻度方面都呈現下滑。

另外,中國在政策方面也越來越多規範,包括土地政策、勞工權益、環保政策等等,日前才發生的昆山「限污令」,就讓許多電路板、電鍍廠等面臨退場期,同文同種的台商在中國不再暢行無阻,對此學者希望當前政府可以主動出擊,帶領台商渡過難關。

出問題直接搬走電腦

工商建研總會兩岸事務副主委同時也是台商的康明淵表示,他自身在中國經商二十年,認為台商現在必須跳脫過去二十年來的思考方式,亦即只想用cost-down的思維來取得高獲利,應該努力將勞力密集轉變成高品質且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路線。

不過,他鼓勵有興趣去中國投資的企業也要注意其生態,「台商基本上都不會把資料庫放在大陸,因為大陸很容易一有任何問題,就直接把你的電腦搬走。」智慧、技術財產是台商最珍貴的武器。

由於康明淵也有在越南設廠投資,對於新南向政策他表示:「新南向政策只要一遇到中國不點頭,那就很難真的在當地落實」,因為中國現在是「老大」,雖然保障不會有政治因素摻入,但如果要跟台灣做經濟合作,還是得先過問一聲。

關於電商,曾經在淘寶上經營到一顆鑽石等級的他,認爲這一顆鑽石得來不易,因為背後得花費大量人力成本在線上回覆、處理訂單等,划不來,後來他就不把重心放在電商,還是努力經營墨西哥市場,所以台商企業也要懂得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