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資本穿透服貿協定 滴滴出行直接掌握台灣客運業

兩岸條例

(讀者投書-作者為社運人士。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在2014年三月時,因為服貿審查被強行通過的爭議,引發中國將透過資本全面入侵台灣產業進而達到併吞台灣的政治目的疑慮,才引爆318太陽花佔領運動。

人民首度佔領立法院反對台灣與中國的服貿協定生效,也帶來了2014年及2016年選舉結果大幅度變盤,讓原本的執政黨國民黨首次淪為立法院少數黨,民進黨第一次完全執政。

原本期待民進黨政府能承擔起保護台灣民主制度的使命,嚴格防杜中國繼續透過經濟力量滲透產業進而影響台灣政治及國安的問題,但民進黨政府顯然沒有記起教訓,反而持續放任中國資本毫無忌憚地進入台灣。

其中,連法律明文規定不得有外資參與的特許行業--運輸業已經被中資直接穿透進入。由樂迪代理滴滴出行APP,昨天正式宣布在台灣開台,開始要經營派遣台灣計程車及俗稱白牌車的順風車業務。

中國最大派車平台「被代理」入台

滴滴是現在中國最大的派車平台,市值高達560億美金,先前曾在中國與美國的Uber進行大戰,最後在中國政府協助之下成功擊退Uber,也合併了Uber中國,讓滴滴車統一中國叫車市場。

但如今以滴滴以被代理的方式掩護入台,完全無視台灣的法制及公權力,也代表台灣防堵服貿失敗,而中資直接介入影響層面廣闊的小客車客運運輸業,更將造成國安的一大破口。

運輸業通常因為涉及公路使用及一般大眾行的安全等公共利益,同時又攸關戰時動員調度管制的國安問題,因此各國政府幾乎都列為特許行業,並須接受特別的監管,台灣的公路法也明文規定外資不得參與運輸業,中資更被嚴格限制連運輸業周邊相關產業(如派遣計程車的計程車客運服務業)也不得參與,特別當行動通訊技術及網路派車模式興起,網路派車的運輸業已能透過蒐集乘客、司機手機資訊而取得當地交通運輸大數據,甚至是使用者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被蒐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Uber。

Uber叫車平台能蒐集交通大數據掌握城市交通情況,甚至發展出監控使用者行蹤(Godview)、暗中開起使用者手機錄影錄音進行盜攝盜錄的功能、甚至透過數位支付系統掌握數千萬使用者的個資及金融資料等,我們已經看到叫車平台對於一般大眾生活及交通運輸的影響,已非單純傳統運輸服務的層面,而是擴大到整體運輸調度及個人資料及國安問題等議題,如果這些龐大的數據資料及車輛調度能力是掌握在敵國手上,未來假使中國配合其戰術部隊裡應外合時,台灣政府及人民如何因應?!

「台皮中骨」人頭公司將掏空台灣?

而如果樂迪只是一般代理,而且跟中國無關,那麼當然可能只是筆者杞人憂天,但從今日樂迪所回應筆者跟眾記者的問題當中,可以發現幾大問題。

第一、樂迪僅登記資本額20萬,目前增資尚未辦理,但跟滴滴卻能簽到代理契約、並聘用近10人的團隊,去登記下載APP的司機還能得到禮券補貼,這些錢從何而來?背後的資金來源又是什麼?如果有龐大的地下資金可以運用,那麼相關國安單位及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是否已經掌握?政府部門不應該只從資本額來看,而應該檢視其額外的營運費用內容才是。

第二、樂迪今日回應記者登記的個資問題,回傳到哪兒說的不是中國而是香港,但香港哪裡不是中國?香港早就是中國的一個行政區,樂迪的回答等於承認將台灣的資料送回中國,但台灣政府相關部門竟然無動於衷?!經濟部投審會對於樂迪已經取得並使用明顯超過其申請資本額的資金在營運的情況,應該通知國安單位協助調查,以確保中資透過地下管道規避審查,並且實質介入掌控台灣的運輸業。

第三、樂迪雖登記為資訊業,稱自己為新創,但實際僅是代理滴滴APP,而不是真正的研發公司,這可以用新創而規避其實是運輸業之實嗎?
這是交通部應該出面解釋的。

樂迪以如此低的資本卻能高調舉辦記者會開始試營運,是不是台皮中骨的人頭公司,回傳個資到香港是否能夠迴避國安問題,以資訊業之名卻是代理做叫車與共乘運輸業務,這些質疑應該政府要為台灣人民好好把關,以免2014年台灣人民防堵服貿的苦心破功,並且平白葬送台灣的國家安全及民主制度。

筆者也要呼籲政府各相關單位,包括立法院及監察院等都應該共同正視這個問題,啟動應有的民主防禦機制,針對有併吞台灣企圖的紅色資本進行應有管控及打擊,否則台灣的民主制度將在中國經濟力無孔不入的侵略下被掏空,最終將失去民主的力量,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