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富豪重視資產保值 年輕小資族則愛用數位銀行

金融市場

富比世所公布的2017年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富豪名單,全球2000位富豪中台灣就占了31位,總淨值資產估計為75.2億美元。除此之外,富比世統計全球富豪數量成長率為11.4%,台灣的成長率甚至還高出全球為19.4%,幾乎是2倍之多。

台有錢人達31.7萬人,每年以3.6%成長中

台灣的有錢人真是愈來愈多,高資產客戶自然也成為金融機構的頭號目標。根據中信銀和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最新共同發表之「台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發現,扣掉自住房地產之後資產規模達新台幣3000萬者,正以每年3.6%的比率成長,到今年將有31.7萬人,資產規模約為18.7兆元。

有錢人的財富到底怎麼來的?據報告調查,60歲以上「啟富世代」的財富來源,多為創立公司的營業所得;40至60歲的「承富世代」則是工作獲得的薪資和獎金;至於40歲以下的「千禧世代」,財富多為財產繼承或是家人贈與而來。

雖然三個世代間的投資目的與行為有些許差異,但不約而同的是,高資產族群最重視的仍是「財富穩定度」,也就是資產保值的狀況,接著才是財富增值,以及財富傳承。有趣的是,千禧世代富人對於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比重比起其他世代高出4倍以上,某種程度也反映了年輕世代的價值選擇。

而調查也發現,高資產族群在管理財富、做投資決策時,高達5成以上的人會以財富管理機關的建議為主,成為私人銀行業務的商機所在。除了外銀以外,包括中信銀、北富銀、國泰世華銀、玉山銀等民營金融機構都有針對高資產客戶的財管業務,甚至連公股行庫如台灣銀行、合庫銀行近年也都積極搶攻這塊大餅。

全台200萬小資族黏著度高,能成為另類商機來源?

不過,即使私人銀行業務商機無限,也有銀行選擇逆勢而為。轉制成商銀已經滿1周年的王道銀行,標榜是「原生數位銀行」,日前也公布了旗下10萬數位帳戶使用者樣貌。

統計調查發現,10萬名客戶中有高達85%是40歲以下的年輕網路族,其中以27至34歲有34%最多,接著是35至40歲的21%、20至26歲有19%。此外,由於男性接受新科技的速度較快,因此客戶中男性占比為54.9%,女性則為45.1%。

有趣的是,由於客戶的年齡分布趨於年輕,不僅帳戶活躍度高,也有超過5成的客戶同時也都曾經在電商通路上面消費過,促成王道銀行推出與電商平台蝦皮拍賣合作的讓蝦皮賣家貸款擴展網拍的「蝦皮貸」專案。

由於台灣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競爭多已殺到見骨,有人將眼光轉向金字塔頂端的族群,但也有人將重心放在過往較易被忽視、但全台卻高達200萬人的小資族,哪個策略能夠成功搶市,或許還有待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