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韓崛起 看不見後浪的台灣之光

體育世界

隨著女網謝淑薇和詹詠然、詹皓晴姐妹在今年澳洲網球公開賽表現出色,「台灣之光」熱情再度被點燃,但是在她們之後,誰來接棒,卻成為一大問號?

謝淑薇在澳網引起全球媒體熱議

謝淑薇和詹詠然先後登上女網雙打球后,已有三、四年的時間,素有「網球精靈」之稱的謝淑薇,以32歲「高齡」,今年更闖進澳網女單16強,創下台灣女網單打選手在4大公開賽最佳成績。

謝淑薇在晉級過程中,打敗前球后西班牙女將穆谷和前排名世界第二的波蘭羅那卡,展現獨特和難以捉摸的球風,赢得全球球迷與媒體高度關注與讚嘆,雖在16強敗給近況極佳的前球后德國克伯手下,但也打滿3盤,強勢的威脅,是克伯晉級過程中最辛苦的一場比賽,且屢屢打得她不知所措。

謝淑薇單打出色表現之餘,莫不令人想起,台灣一哥盧彥勳曾在2010年闖進溫布頓滿貫賽8強,大大振奮台灣球迷和全國人心。但在此之後,盧彥勳因傷而無法持續有更好的表現,迄今在男網上,看不見後起之秀接棒,令人不禁對台灣網壇未來發展憂心。

鄭泫只是南韓男網的火車頭

事實上,今年亞洲選手在澳網的表現,絕對是近幾年最出色的一次。除台灣女網外,日本男女單打和韓國男單也有相當好的表現,尤其是南韓鄭泫在16強打敗澳網6屆冠軍的塞爾維亞前球王喬科維奇,更是令人驚豔!

這場男單16強賽,由於去年手肋受傷,超過半年沒有正式比賽的喬科維奇,體能狀態和手感並未恢復正常,使得鄭泫有機可乘,在僵持的比賽中略勝一籌,雖是有僥倖成份,但他的潛質是可以肯定的。

鄭泫一夕間成為南韓男網新希望,是繼日本錦織圭後的亞洲新星。但和台灣不同的是,韓國在鄭泫之後,有一整群男女網球選手正蓄勢待發,也就是說,21歲的鄭泫只是火車頭,後頭還會有更多好手紛紛上市。

南韓有政府和企業刻意栽培選手

在南韓,運動選手幾乎是由國家和企業共同培育贊助,使他們在無經濟後顧之憂下,得以大量引進菁英教練,因此選手受到最佳的訓練,以及上場比賽累積實戰經驗。

近幾年,韓國女子高爾夫球就是在這種刻意經營和栽培下,猶如兵團般的大舉壓境,主宰現今世界女高球壇,就是絕佳的代表。

事實上,這種一年四季要到世界各地比賽的運動,要靠獎金度日是很不容易的,更遑論靠它賺錢。

以網球為例,全世界有數萬網球選手,但只有排名在100名內的選手,是靠它賺錢,高居前十名的,オ能真正享有豐厚收入。

一位網球選手基本開銷不小,交通費、住宿費以及伙食費外,還有教練和體能訓練師的必要支出,而且這是一場長期抗戰,從青少年到心智與球技沈熟,可能需要近十年的時間。

但在1年上百場比賽中,僅有三、四十場的獎金比較高,大多數比賽的獎金都很有限,所以多數選手都是入不敷出,參賽目的大都為了累積積分,以爭取獎金豐厚的比賽資格。因此,在此之前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苦哈哈,若沒有適當的贊助支援,天オ也會因五斗米折腰。

中國用盡各種管道爭取第五大滿貫賽

中國的訓練體系不亞於南韓,政府結合民間企業更是積極爭取各種賽事到中國舉行,擴大運動市場規模,培養球迷數量,吸引優秀人才投入,以壯大競爭能力。

現今,中國已取得許多男女網球大賽的主辦權,更在今年澳網舉行同時,從新加坡搶得女網年終賽,而且主辦權從原本的5年大幅延長至10年,因而,自今年起,女網大小年終賽將在珠海和深圳舉行。

不止是女網,中國也用盡各種方式、管道,提出更誘人的獎金,希望能取代澳網、法網、溫網和美網四大滿貫賽其中之一,或成為第五大滿貫賽。

相較鄰國的積極與有計劃性的栽培,台灣選手顯得人單力薄,唯有靠自己在大放異彩之際,才能成為台灣之光,獲得「一時」的高度關注。

現今政府各項重大民生政策搞不定,民怨四起的情況下,「運動」要成為重要施政之一,簡直是椽木求魚,使得未來出現「台灣之光」可能性,恐怕機會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