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一定要上大學?想學什麼自己決定!

書摘

作者簡介

陳明秀
爸爸是台灣人、媽媽是波蘭人的混血女孩,能說流利的中文、波蘭語、英語。
從小喜歡滑雪,不怕速度和高度。

13歲(2011年8月)代表台灣前往泰國參加ISI亞洲盃花式滑冰比賽,獲得青少年組冠軍。
14歲(2012年1月)取得加拿大滑雪指導員證書。
15歲(2013年1~2月)擔任日本新潟妙高高原那魯灣魔法滑雪學校的助理指導員。
(8月)參加模特兒選拔,贏得第二屆伊林璀璨之星總冠軍。擔任日本岩手縣雪精靈兒童滑雪營的駐站指導員。
17歲(2015年9月)到紐西蘭參加滑雪指導員的專業訓練,考取紐西蘭雪地滑板指導員證書,成為可以教單板和雙板的兩棲滑雪指導員。
17歲(2015年9月)和世界滑雪選手Perry共同在日本長野白馬創立「野雪墅」滑雪學校。
19歲(2016年12月)考過美國滑雪板指導員協會 AASI 的證照。

自學到了國三、高中階段,就開始不斷有人問我:「妳大學要念什麼科系?」跟我說上了大學之後,可以交到很多同齡的朋友,一起做研究,一起玩。可能因為我是混血兒,有著西方女孩的外貌,說著流利的英語,又在自學家庭中長大,有不少人會說:「妳要念大學就去美國啊,那邊的大學很自由⋯⋯」

雖然聽過美國大學的許多美好事,但我從來沒有去美國念書的夢想。我的夢想是開一間滑雪學校。

去大學旁聽

陳明秀在世新大學上課的筆記很有創意。(圖片來源/商周提供)

雖然沒有想過要去美國念大學,不過我對大學的一些課程還是頗有興趣,由於自學,時間相對自由,我就開始了大學旁聽的學習方式。

第一次去大學旁聽是在我國中三年級時,當時一位自學好友施密娜建議我和她一起去北藝大(台北藝術大學)聽許博允老師開的一門有關設計的通識課,每週有不同專業的講者來分享他們的作品和工作及創作的經驗。後來因為從家裡到關渡的北藝大交通很不方便,那堂課我只旁聽了一學期就結束了。我覺得在大學,即使是研究所的課,也是坐著聽老師講話,偶而有一些討論的機會,但不多。

國三暑假的時候,我參加了由世新大學及新北市有線電視協會共同辦理的「小主播與紀錄片工作坊」,認識了傳播學院廣電系的黃聿清老師。在我高中一年級時發現自己確實對影視很有興趣,加上從家裡到木柵的交通也不像每週跑關渡那麼不方便,於是選擇去世新大學旁聽。

我當時旁聽的課程是「廣電市場規劃與行銷」。聿清老師教我們,沒有好的企劃書就收不到足夠的資金,沒有足夠的資金就只好掏出自己口袋的錢資助整個製作。一個好的企劃書,除了明確的呈現對作品的想像,還要精準的估出預算。寫企劃書的能力不只在拍片的時候很實用,創業或辦活動時也會經過相似的過程。宣傳與行銷也非常重要,因為完成的作品要給誰看或賣給誰,就要靠宣傳及行銷來吸引大家的注意。

此外,我還學到如何寫企劃書。聿清老師會給我們一個樣本,教我們如何拿捏幾個重點,將重點寫成一份大綱,我覺得頗有收穫。雖然寫企劃看似很簡單,大綱寫好後,就把內容填一填;基本上就是這樣,但是光如何填就可以講一個學期,因為班上同學的程度不一,老師的進度得要顧及每一位同學都能完成,上課時還得先讓同學們想一下有哪些點子,做些腦力激盪。說實話,一整個學期下來學到的內容,我認為大概只要兩三週就可以學完。

從國三到高一,我旁聽並觀察了一年多的大學生活,結果發現台灣的大學跟高中、國中比較起來,上課時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再比較以前主題夏令營的上課方式,跟大學的上課方式真的完全不同,在體制內上課的學習,時間拖得很長,很多課程僅靠老師講授內容,缺乏實作,內容也往往不夠即時。對我來說,如果想要到哪裡去學習經驗,我就會想辦法找到那個機會。如果有實習機會,其實我就不需要讀大學,去上一些我認為自己不需要的課程。

陳爸的話:讓孩子有更多不一樣的機會

我覺得我可以讓我的小孩做不一樣的選擇,讓他有更多機會去嘗試一些更好玩的事情,多嘗試就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有興趣就有熱情,學習也就會長久。我不希望他們待在學校裡面接受制式教育,長成沒有自己想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