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面前談樂齡生活 楊志良、葉金川、譚艾珍都害羞了

生活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孫越說,人生裡的很多事,就像同車的乘客,來來去去,其實不必太過在意,善待便是。

依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所公布數據,全球老年人口約7%患有憂鬱症,若以台灣2017年2月的戶籍資料估算,全台313萬3699名65歲以上長者當中,罹患不同程度老人憂鬱症者,約為21萬9千多人,但實際就診比率卻不到十分之一。

今年87歲的孫越認為,人要服老,並非整天唉聲嘆氣,而是面對現實,找到適合自己年齡生活的方式。他舉例,十多年前的某個早晨,一想起教會正在推展的重要工作,又想到兩位資深工作夥伴生病的事情,讓他始終放不下心,有種無法克制的情緒,既悶且不舒服,於是他當天下午就去看精神科,「我不是強者,但我願意面對問題,治療後好多了。」

從親身經驗中,他體會到,人到一定年紀想維持健康,多少得透過藥物或其他治療,因此,若不小心陷入憂鬱情緒當中,一定要向外求助,「每個人都曾經年輕,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老。」他直言,人生到老不是件易事,能服老是一種智慧,而非認輸,千萬別逞強,否則一旦造成身體傷害就後悔莫及。

董氏基金會為鼓勵長者好好規劃老年生活,找來孫越、譚艾珍、黑幼龍、楊志良、葉金川、陳焜耀、謝孟雄、沈燕士、陶傳正、張金堅、陳益世、林靜芸等不同領域的名人,分享自己從年輕到老的人生故事,並集結成冊,出版新書《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26日舉辦新書發表會。

譚艾珍:人都有煩惱,要先放輕鬆

有趣的是,當譚艾珍、楊志良、葉金川、陳焜耀等六七十歲的「長者」們,一到現場立馬矮了一截,當下成了小弟弟、小妹妹,在分享經驗時,聲音也添了幾分羞怯,因為台下不僅坐著一名90歲的奶奶,還有一名96歲的爺爺,更不乏80多歲的「大哥哥」及「大姐姐」們。

說起被家人健康綁住一事,64歲的譚艾珍是過來人,她曾經照顧罹患失智症的爸爸與婆婆,還有一個憂鬱症的女兒。她說,或許受益於演員的訓練,靠著「抽離」的方式,自己更能冷靜思考,真正幫到家人,也可以過著開心又充實的生活,「不要淪陷在煩惱當中,我們每個人不可能沒有煩惱,一定有,但自己要先放輕鬆。」

最近,譚艾珍在蓋自己的「袖珍娃娃屋」,一次花掉整個下午的時間也不嫌累。喜歡看卡通的她說,想蓋出一棟像動畫片《天外奇蹟》裡面的房子,且在每一面牆塗上不同顏色。

與譚艾珍同年的陳焜耀熱愛騎重機,就在活動前一天,還因此面臨抉擇上的兩難,「因為我已經交棒給兒子(合隆毛廠的生意),換他當董事長,他要我幫忙算一算年終獎金,但車友又找我去騎車,那我到底要聽董事長的話,還是去玩。後來想一想,人生苦短,管他的,我就騎重機去跑瑞芳基隆,……」

楊志良、葉金川愛抬槓,友誼歷久一樣濃

68歲的葉金川則說,他有著自己的人生節奏,除60歲爬完台灣百岳之外,65歲也有了跳傘的意外插曲,70歲的夢想是從墨西哥邊界一路騎腳踏車到加拿大,挑戰3600公里遠的路程,「設立這樣的目標有什麼好處?我從現在就開始練習,先騎花東、墾丁,然後是環島。」

值得一提的是,楊志良在新書當中的標題是「老了,不代表廢了」,這讓向來愛找他抬槓的葉金川又逮到機會,當眾調侃起楊志良,說自己從沒想過會成為廢物,「菩提本無樹,……你還寫那個標題,趕快改掉。」相差4歲的兩人互開玩笑,多年的好交情不言而喻,也意外點綴出一種友誼歷久一樣濃的可貴。

當天,台下長者們笑聲不斷,與其說是記者會,更像同樂會。當主持人問起有沒有人會自拍,一個「姐姐」剛拿起手機想露兩手,旁邊更多的「姐姐們」竟一下全圍了過去,一切彷彿老友聚會般的自然。也許,人生只要夠豁達,原本的世界也會改變,變得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