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擬一個社會行動者的養成課程

社會議題

新年度的開始,許多單位都開始研擬人事訓練的計畫,這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當開始在構想人員招募與訓練的同時,也正是澄清願景與設定目標的關鍵時刻。國內的青年志工也有許多招募與訓練課程即將展開,從初階的志工招募、志工基礎訓練、到營隊的企劃與執行、服務方案的研擬提出與執行,以及更重要的使命、態度與願景的養成。

我覺得以往注重志工方案與服務學習雖然可以提高或維持青年參與的數量,但是如何與社會需求、未來發展相結合,則更能讓青年所投入的志願服務更有質感。這件事卻十分複雜而多元,既關係志工品格與態度的養成,也是奠定公民社會素質的基礎。

青年服務流於形式

這在過去幾年青年服務與社會脈動脫節,服務學習流於形式,已經可以看到弊病。同時台灣社會這幾年對立日益尖銳,面對衝突的價值也讓年輕人必須養成更大的包容與抽象思維的創造能力,才足以應付社會衝突。在社會、政治、階層與資本社會對立中,找出凝聚社會的新理想、新方向。

這是歷練青年的機會與投資。

我粗略的想想便覺得有以下幾個課題應該加以列入,同時也希望大家能提出不同的意見與角度,公諸於社會,無私的供給青年事務的推動單位參考。這當然指的是學校、青年志願服務推動單位、青年與關心青年的人共同參考。

首先是必須扭轉青年行動流於形式或嘩眾取寵的毛病。

在我看來也就是連接生活的能力。將自己的生活過得真實,從而關心旁人的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從而促進他人的生活。

現在年輕人生活窄化,又突然被逼著在時限內參與或提出服務方案。許多方案遂不切實際、甚至與生活脫節。許多來自大學、城市的營隊都喜歡到鄉下去幫忙教學。然而一則缺乏教學目標與教學評量作為基礎,發展教材方案又經驗不足。因此經常變成為營隊而營隊。部落小孩樂得離開家中辛勞的田務與家庭工作,一下子參加台大營隊、一下子參加清大營隊,真是忙於應付。再者,短時間的教學與陪讀,反不如學校教學或專業的補習教育。

更畸形的是在寒暑假,部落學生最能參與部落或農村活動時,反而又因為參加營隊失去幫忙家計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

鼓勵青年培養興趣、認識社會

第二,對社會的構成應該有較為真確而全面的認識。包括商業活動、工業生產,政府組織與分工、社會福利與服務,要有一些整體的認識。再者對自己未來所學與生活開始有一些嘗試、培養興趣以及願景想像。從而將這些探索與自己即將展開的服務工作相結合。也就是知道、喜好再變成熱愛。

這樣年輕人的活力才會注入到社會,如果與社會、生活脫節,又得到政府補助與虛名,最終卻無法與生活結合,將因為虛無飄渺漸漸而失望空虛,最後變成怨懟。這是毋寧是一些政客利用青年紅衛兵之後的紅衛兵症候群,或文青虛發症。

人類社會生活越來越擠迫,因此面對了許多共同課題。我們既無法置身事外,又能從中找到發展機會。例如污染的克服、嚴厲氣候面對、能源、國際衝突、貧窮與飢餓等等。

做為一個青年事務的老兵,我隨手試著寫下幾個題目,請大家接力補充。

透過大家的接力補充各種議題,將有助於青年事務者、老師、家長與青年自身打開眼界,看到培育青年課題的寬廣與重要。當然,如果能順便將你認為適當的主講者列上,再透過大家的補充與修正那就更好了。

以下試擬幾個題目為例:

能近取譬—社會行動者的眼睛與皮膚  黃榮墩  好人運動創辦人

一個社會組織與服務王國的壯大  陳俊良  前伊甸基金會執行長

一個快樂城市的願景與青年角色  劉保佑  laNew與Limigo董事長

國際行不行   丁元亨  國際願景青年聯盟執行長

潮與在地---獨特的風格  賴靜嫻 寶島聯播網總經理

社會設計—共善社會與社會學習  王俊秀 前清華學院執行長

社會企業與企業社會  胡哲生 輔仁大學社企所前所長

這個世代的住宅與土地  徐世榮 政大教授

原住民凱道上的不回家  巴奈 原住民歌手

南迴要醫院嗎      原住民醫生徐超賓

樹黨與綠黨,我們社會為什麼需要環境黨  潘翰聲 樹黨創辦人

效力志工團—虛擬又有行動能力青年組織  王季羚 效力志工團發起人

以下請大家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