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年表》臺灣未來40年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衝突來源?

書摘

「人口老化」(population aging)是「人口轉型」(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的必然結果。所謂人口轉型,就是人口由高出生、高死亡轉到低出生、低死亡的過程。因為死亡率先下降,而生育率要到一至兩個世代之後才下降,因此這期間會累積一大群人。當他們還是年輕的勞動人口時,就有所謂「人口紅利」;但當他們老化退休後,接下來的卻是生育率節節下降的世代,因此老年人口對年輕人口比例上升,遂造成老化現象。

台灣老化速度比日本快

老化雖是所有社會的普遍現象,但臺灣的特點是「老化速度特別快」。臺灣目前的扶養比處於歷史低點(34%36%),遠低於日本(64%左右)。但到了2060年,卻將迎頭趕上,與日本老化情況一模一樣。因此,日本的景況不但是臺灣未來重要的參考依據,而且臺灣能應變的時間是更為短促的。

許多人都把老化的問題簡化成孩子生太少,所以創造出一個「少子化」的名詞。事實上老化在各方面的衝擊遠大於鼓勵生小孩、給育兒津貼與公托等養育議題。這本書的主要貢獻就在於告訴讀者,當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漸增大時,將產生各種什麼樣的衝擊,例如國防、治安、防災與醫療急救機能的下滑;而生活機能的下滑,導致年輕人口往都市集中;鄉鎮政府無法負擔養老的公共職能,更將帶動老年人移往都市,半數鄉鎮自治體將消滅,而東京則成為「醫療與照護地獄」,國土與交通必須重新規畫,家庭制度也因為無法負擔雙重照護不得不重組。

老化的台灣該何去何從?

過去臺灣忽視老化的衝擊(呼口號、發津貼的政策不算),主要是許多重要因素造成。首先,1960年代開始的家庭計畫,使得「優生」的價值深入人心。其次,2000年之後的選舉政治讓政治社會欠缺長遠規畫的意願與能力;直到今天,民進黨黨綱第4款第6條仍然是「減低生育率」,直接繼承國民黨威權時代的「優生」家庭計畫觀念。最後則是臺灣公民社會欠缺「孩子是公共財」的概念。孩子是自己的,也就是說,別人家的孩子就不願花錢照顧,結果是支撐老化社會的年輕世代集體萎縮。

老化是臺灣未來40年最重要的政治、社會與經濟變遷因素。以目前臺灣政府治理失能的程度,可預見的是與老化相關的服務,將通過商品化的市場服務與民眾的自力救濟來提供,這將進一步導致福利供給的「社會階層化」。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終生將籠罩在老化的幽靈之下,這一困境也將成為臺灣未來40年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的衝突來源。至於要了解有哪些可能的衝突場景,就先來讀讀本書吧!

〈編輯室報告〉 給臺灣的未來年表

如果也為臺灣寫個「未來年表」,它很可能會是這樣的:

2017年,16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已經下降,意味著能支撐社會的人越來越少。

2018年,高齡人口占比超過14%,臺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

2020年,扶養比高達40.7,每2.5人就要扶養1人。

2022年,獨居戶預計將突破300萬戶。

2025年,臺灣總人口數開始減少。

2026年,高齡人口占比超過20%,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
失智症人口預估約有38萬人,平均每40分鐘增加1名患者。

2028年,18歲人口約只剩15萬人,大學招生不足額已成家常便飯。

2030年,每4人就有1名高齡者,幼年人口卻只有老年人口的一半。

2034年,全國每2人就有1人超過50歲。

2040年,老年人口占比超過30%,工作年齡人口占比跌破60%,扶養比超過65

2050年,未滿15歲人口不到總人口10%,而每5名高齡者就有1名超過80歲。

2060年,總人口預計只剩下1900萬人,人口增加率降為-11.3‰。扶養比為94.2,其中扶老比更高達75.6,意味著每10人就要扶養近9.5人,每1.3人就要扶養1位老人。

本文為究竟出版《未來年表〉一書推薦文,筆者蔡宏政(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

內容來源:《未來年表》究竟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