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全家聚首吃團圓飯 這群人依舊為你我的安全在把關

社會議題

「這份工作是寂寞的,做不好疾病可能就被帶進來,做得好卻也聽不到掌聲…」在機場、港口時,你是不是也常看見一群人戴著口罩盯著螢幕觀看紅外線感測結果、或是爬上高度達數公尺的貨輪做衛生檢查呢?這群人就是全年駐守機場、港口、以及全台各地檢疫站的檢疫人員。

這些檢疫人員24小時全年無休,時時刻刻為國民的衛生健康把關。就連即將迎來的春節假期也不例外,在我們吃著年夜飯、準備出國逍遙的同時,檢疫人員依舊堅守崗位。

疾管署署長周志浩提及「過年大家全家團聚、吃團圓飯,但佳節時分卻是檢疫人員一年中最辛苦的時段,但他們依舊堅持下來了。」事實上,如果檢疫人員一個小疏失,疾病可能就從他國進入台灣,進而擴大傳染,但有了他們分毫不差的把關,疾病才能適時攔截。

資深檢疫人員:以我的職業為榮

「一輩子都做這個工作、對社會有所貢獻,我覺得我活得很光榮!」現年81歲的康啟彰,從事檢疫工作30餘年。1972年,康啟彰進入花蓮檢疫分所,負責的是污水採檢消毒與港區鼠類防治等等工作。

康啟彰提到「當年的花蓮檢疫所不大,裡頭只有大約15人」,在港區負責鼠類防治的他除了掛防鼠盾、設毒餌以外,一早就得烤香腸來「誘鼠」、捕鼠,捉到老鼠後還得抽血檢驗鼠隻身上是否帶有病菌,也親自製作標本以利教學與採樣。

康啟彰展示自己製作的老鼠標本。(攝影/薛如真)

而早年由於經費不足,康啟彰以塑膠水管DIY製成捕鼠毒餌站,既省錢、成效又好,後來台灣各地幾個檢疫站也紛紛採用康啟彰的毒餌站,擴及全國。

「禮拜五、禮拜天值班的時候,沒人管我、陪我,我就自己待在辦公室裡做實驗,監測病媒蚊。」防疫工作採用輪班制,沒有緊急狀況時他便利用時間繪製蚊子、蒼蠅等等病媒蟲的解剖圖。

台灣檢疫二甲子

如今,在這群無名英雄的努力之下,台灣檢疫工程邁入二甲子,自1896年起已122年,攔截了無數疾病擴大可能。舉近年的幾個例子來說,2014西非地區伊波拉病毒肆虐、2015年韓國爆發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疫情,台灣檢疫系統攔截數起入境感染病患,疫情才沒有爆發。疾管署統計,2017年透過邊境檢疫共攔檢了154例登革熱、8例屈公病及2例茲卡病毒感染症病例。

台灣的檢疫體系分為人員檢疫、航空器檢疫、船舶衛生、港區衛生等等。其中,人員檢疫過程中旅客入境須經過紅外線感測器,一般民眾對應不陌生。不過,機場的防疫系統不僅如此,還有一部分是旅客看不見的。在旅客與機上人員下機後,檢疫人員需在航空器上掃蚊,以防病媒蚊偷渡來台。

檢疫人員須眼明手快,捕捉機上的每一隻蚊蟲。(圖片來源/疾管署)

至於港區的防疫工作,康啟彰表示,檢疫人員需攀爬船舶、登船檢查「還可能被船夾到斷腿」。康啟彰也回憶,當時也有檢疫員在登船時不慎落船,所幸有別艘船舶的船長跳下海出手相救。

檢疫人員在登船檢查時需時刻注意腳下所採的每一步,以防不慎落海。(圖片來源/疾管署)

說了這麼多,防疫到底有多重要?康啟彰也舉出實例「曾經有一班從非洲飛往歐洲的班機因為檢疫不確實,全機組的人都因此感染瘧疾。」最後的最後,仍要感謝檢疫人員,謝謝你們堅守第一線,站在防疫的最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