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蔣經國》為什麼會提名李登輝當副手?

書摘

一九八四年二月,國民大會依照憲法規定,頒發召集令,集會選舉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與副總統。

提名李登輝為副總統候選人

為了確定第七任總統與副總統的候選人,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於一九八四年二月十四日召開了十二屆二中全會,次日通過提名蔣經國為總統候選人,蔣經國再決定提名時任台灣省主席的李登輝為副總統候選人,以取代年紀已大、健康不佳的第六任副總統謝東閔。

關於當時蔣經國為何會提名後來公開主張台獨與承認自己是日本人、而非中國人,背叛了蔣經國與中國國民黨主義與理想的李登輝為副總統候選人,坊間都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一個最普遍、且廣為台灣人民引為笑談的,就是在正式宣佈副總統人選之前,蔣經國當時利用會議休息的時刻,急著要上廁所方便,就對身邊急於知道究竟誰是副總統候選人的幕僚隨口說了一句:「你等會兒。」由於蔣經國說的是帶有濃厚寧波家鄉口音的國語,以致被幕僚聽成是「李登輝」,所以消息就傳開副總統候選人是李登輝。蔣經國方便出來以後,見「木已成舟」,也就順勢而為,正式宣佈李登輝是中華民國第七任副總統候選人。

這當然是一個民間流傳的笑談,對於國家大事蔣經國絕對不會如此兒戲處理。但是,在當時的環境底下,蔣經國又是經過怎樣的思考,決定提名李登輝擔任他的副手呢?

這個問題的謎底,直到二○○三年,有次作者在與已退休的李煥院長談論這些政壇往事的時候,談到了李登輝,李煥有以下的敘述:

「在一九七二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正在籌組內閣時,為了要找一位具有農業背景的本省籍專家學者,出任政務委員,那時我(李煥自稱,以下同)是奉經國先生之命,專門負責發掘合適的本省籍人才,推薦給經國先生的工作。我最先認識李登輝是在我擔任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時,發現在『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有一位曾經留學日本與美國,得到農業博士的本省籍專家,就特別約見他,見他面貌老實,待人誠懇,加上當時政府亟須農業方面的人才,我因此安排他到省黨部講演,談台灣的農業問題,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當經國先生在組閣時,需要一位本省籍的農業專家做政務委員,要我推薦人選時,我很自然的想到李登輝,將他推薦給經國先生,李登輝從此得以進入政界,才有後來這一切的發展。」

為什麼沒有提名林洋港

接著,李煥話鋒一轉,提到為什麼蔣經國會選擇李登輝擔任副總統的原因:「經國先生是基於省籍平衡的考量,決定副總統的人選必定要由本省人擔任。如此就將那時做得很好,又頗孚人望的行政院長孫運璿排除在外。而在當時無論資歷、聲望在本省人中最高的就數李登輝與林洋港兩人,他們從政的經歷相仿,都曾先後擔任過台北市長與台灣省主席。不過蔣經國仔細的分析以後,所以沒有選擇林洋港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 林洋港在擔任台灣省主席的時候,在省議會接受省議員質詢,要求將台灣省農田水利會的總幹事由官派改為民選。林洋港是本於民主的理由,同意了省議員的主張。他不知道這是當年經國先生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見到民選產生的農田水利會總幹事,因為不受政府與民意機關的監督,拿著高薪,開著名車,產生許多弊端,為農民所抱怨,經國先生才決定改為官派,成為要受政府法規限制與管理的公務人員,不致於在地方作威作福,發生魚肉農民的弊病。林洋港在不瞭解的情況下,驟然又改為民選,違背了經國先生當初的用心,讓經國先生失望。

二、 林洋港也是在擔任省主席時,接受了省議員的建議,在沒有事先與行政院長商量的情況下,公開宣佈將原來是縣轄市的新竹市與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嚴重影響到新竹縣與嘉義縣的發展與財政收入的來源。為此,行政院長孫運璿頗有微詞,希望林洋港收回這個沒有授權的宣佈。但是,林洋港竟以辭職要脅,孫運璿為了避免在經國先生健康不佳的情形下,使此一事件演成政治問題與風暴,只有吞下這口氣,不過從此在經國先生的心裡埋下林洋港不好駕馭的不良印象。

三、 林洋港調任行政院內政部長之後,在立法院答覆質詢時,對於台灣許多住宅大樓住戶為了防盜的需要,均加裝鐵門鐵窗,往往造成火災發生時,無法從高樓窗戶救人,而被活活燒死的慘劇,林洋港在立法委員面前,未經詳細思考,竟然承諾要在三個月內,完成治安的整頓,使鐵窗完全消失。這個支票自然跳票,對林洋港的聲望也造成了相當的傷害。

四、 林洋港出身南投世家,家族成員龐大複雜,林洋港自己曾當選民選的南投縣長,他的弟弟林源朗也在他之後當選南投縣長。如果一旦林洋港更上一層樓,做了副總統,甚至將來還有機會升任總統,難免整個林氏家族雞犬升天,形成政治特權,是蔣經國極不願見的局面。相對於林洋港龐大的家族,李登輝的家族則十分單純。他唯一的兒子李憲文在李登輝擔任省主席時,已因病早逝。唯一的哥哥,更早已在二次大戰期間,戰死太平洋戰場。

綜合以上四個因素的考量,蔣經國很自然的選擇了貌似忠厚,在蔣經國面前行為舉止中規中矩,只敢坐三分座椅的李登輝,擔任他的競選副手,林洋港的出局也自在意料之中了。」

聽了李煥說的一席話,就很清楚當年這一段鮮為人知的內幕,蔣經國是基於怎樣的原因,選擇了李登輝,而不是選擇本來在政界資歷走在李登輝之前的林洋港,做為副總統的候選人。

只是日後的發展,並不如蔣經國當初的預期。雖然他經常耳提面命,苦心教育、教導李登輝要有「大中國思想」,還送了許多書籍給李登輝看,要他知道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但是蔣經國生前的努力,結果卻完全枉然。在「後蔣經國時代」,李登輝實際掌控了台灣黨、政、軍大權後,固然曾經說了不下一千次以上的「反台獨」,可是仍然露出了台獨的真面目,不但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甚至不承認自己是台灣人,反而承認自己是日本人。

政治人物的基本政治立場能夠做如此戲劇化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李登輝絕對是創下了歷史紀錄。

高票連任總統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是在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日在台北市中山樓召開。這次會議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選舉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與副總統。

三月二十一日,國民大會投票選舉總統,蔣經國以一一二票,得票率高達百分之九五,順利連任總統。

三月二十二日,國民大會投票選舉副總統,李登輝以八七三票當選副總統,蔣經國還親自前往李登輝家道賀。

這任總統,蔣經國只做了三年八個月不到,大家一直擔心的「後蔣經國時代」終於來到,缺乏了合作無間的「鐵三角」或「前三雄」居中協調黨內派系權力的分配,傳承就不是那麼平順,國民黨內波濤洶湧,最終演成「主流」與「非主流」的公開決裂,國民黨在台灣的沒落自是難以避免。

蔣經國若是地下有知,應會為之嘆息不已。

內容來源:《破局:揭祕!蔣經國晚年權力佈局改變的內幕》時報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