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銀老董事看都更:重慶南路、館前路是最佳示範區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6花蓮大地震引發都更再被熱議,但除了推動危老重建的最基本型態都更之外,各界更期待的是透過都更,讓雙北等全台灣重要的都會,呈現出國際都會的風貌,這將有賴更前瞻及更創新的都更計畫推動。而在都更創新上,不論是融資或是執行方式均需持續創新,才能讓都市永續發展。

黃博怡從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到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一路走來,從巨災風險管理、市容更新、重建、智慧城市或創新都更金融模式等議題賦予高度關心,並曾赴日考察包括東京車站等成功的都更經驗,他認為,惟有引入「都市永續發展+創新都更金融」的觀念,才是讓台灣都市面貌持續提升的關鍵。

地震天災的發生雖凸顯都更急迫性,但過度聚焦眼前的老危問題,卻忽略或缺乏適度配套的都更,反而可能成為未來再執行後續都更的困難,要如何避免這個隱憂?他接受《台灣銀行家》雜誌專訪時強調,危險與老舊建築的整建只是都市更新最基本的環節,如果不能秉持都市永續發展的理念推動都更,缺乏前瞻的急就章式努力,很可能成為數十年後再次都更難以克服的障礙!

台灣地震頻傳,不論是危老重建或都市更新都是當務之急,對於台灣都更願景您有何建議?

黃博怡答(以下簡稱答):按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11月14日上作出台灣史上對於推動都更最明確的政策指令,不僅把公股行庫參與都更的角色,放在歷史舞台的中央,而且重視跨行政與立法的合作。

相較於過去僅內政部單一部會進行,現在有很大的突破,內政部、財政部、金管會等相關部會整個動起來,跨部會的橫向協商讓人耳目一新,例如,金管會為此已研議《銀行法》第72條之2、第75條的修法調適。

先前為了汲取日本的成功經驗,台灣金融研訓院曾結合國內金融機構組團赴日本進行都更考察。綜觀日本經驗來看,都更不只是政府在法規方面須予以協助,金融機構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不僅有政策金融機構來處理都更及危老重建等問題,更進一步建立創新的信託機制來幫助都更,包括不動產管理處分信託、不動產證券化信託等,讓都更能與時俱進,讓都市得以永續發展,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在隨時都可能發生數個震災的台灣,積極推動老舊建築改建或都會功能及風情再造的都市永續發展,應該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蔡英文總統的都更三項指示,已點出一個過去被大家忽略的盲點,即除了民間部門外,許多政府部門與公股銀行在都市精華地段均擁有許多老舊建築,因此推動都更應該全體總動員。

公股銀行既然在都市精華地段擁有諸多老舊行舍,當然應該帶頭響應政策,其他政府部門何嘗不然。公股銀行或政府單位若能一同參與,希望能避免產權過度細分,以致形成再次都更障礙之覆轍,應借鏡日本不動產管理與處分信託機制,或不動產資產證券化模式,預留都市永續發展的未來可能。

您對政府其他部門該如何挺都更,有何看法與期待?

答: 所謂的「公股挺都更」,應該有兩層不同的意義,一來是公股透過金融、融資的方式,協助民間業者投入都更;另一種則是行庫自己旗下的行舍、大樓拿出來作為都更標的,用「以身作則」的方式來力挺都更。

除了公股銀行挺都更之外,其他掌握都市土地資源的政府單位也都應該共襄盛舉。不論是中央或是台北市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在精華地區握有的土地愈多,相對就有更多的資源能在都更之路上表現的更為積極。我想每個單位都應正視這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是改變的起點!」也包括中央政府各相關部會。此外,以近鄰日本為例,東京的三菱地所「輪動式都更」方式也值得借鏡,也就是先完成其中一棟,再把準備繼續推動都更的住戶或社區移入新完成的建物,接下來第二、第三棟,不斷往外延伸,東京火車站周邊的都市更新就是用這種方式完成,不僅為東京火車站周圍帶來更嶄新的都市風貌,並且兼而完成都更與保存日本傳統的文化價值。

沿著台北車站前面的忠孝東路走一遍,不難發現國門觀瞻的這一條路有行政院、內政部警政署等政府中央部會,倘若在進行諸如華光特區等都市更新計畫時,就可先由政府騰出一棟樓,把行政院或其他部會先移入作為辦公處所,接下來就可進行政院或這些部會舊址的都更。

其次,都更經常會因為「文化資產保存」等爭議而受阻,建議可借鏡日本的經驗,例如,日本東京火車站前面的日本郵政公司舊址,就是在兼顧文化資產保存之下完成了都更,成為現今東京火車站前的新地標。目前位於重慶南路、館前路上的多處被列為歷史文物古蹟的公股行庫建物,如果借鏡日本的方式,保留臨路數公尺的部分文化資產,而將後半邊進行都更,就能讓文化保存與都更兩者兼容。

重慶南路與館前路就非常有這樣的條件,從總統府到台北車站的重慶南路沿線,以及從228公園到北車的館前路沿線,就是過去的「老城中區」一帶,多的是公股行庫的老行舍或國有企業的資產,倘若能好好進行真正的都市更新,不僅會帶給其他地方的都更案非常好的示範,同時也將讓台灣在整個國際舞台的城市競爭力上更予人煥然一新的感受。

您提到公股銀行應可加大都更參與的力道,而臺灣企銀未來將如何支持台灣都更發展?是否已有規劃?
答:身為公股行庫,臺灣企銀當然會竭盡所能,配合政策積極推動都更業務。2011年,臺灣企銀承作「耕曦」的自建型都更案,可算是臺灣企銀近期一件重要的案例。逾30年的舊社區,一共有29位私人地主共襄盛舉參與,是本行首件地主自建型都更融資案,這些地主以其基地內的不動產作為擔保,申請融資,且全案資金均由信託專戶控管,透過都更原本的老舊社區一躍成為羅斯福路三段的新地標。根據我們評估,房屋價值在都更之後有明顯的增幅,對原屋主而言具有相當的資產增值效益。

除了都更融資與信託業務之外,臺灣企銀也重視自有行舍都更問題。臺灣企銀從過去「合會儲蓄公司」的時代一路走來,留下很多歷史老建築。

早年的合會儲蓄公司背景,使臺灣企銀的設點,偏向於鄰近傳統市場附近,以貼近庶民金融、市井小民的需求;時至今日,整體都市發展與地貌因為數十年來的經濟、城鄉發展出現很大的變化,臺灣企銀的若干營業據點已不符當前經濟社會與顧客的需要,這些老舊行舍,本行也想積極推動都更。

舉例來說,我們的信用卡部門位處臨沂街,新竹分行位於城隍廟旁,還有像某些臨路條件未臻理想的分行,行舍建造都已超過40年以上,不只工作安全性堪慮,對接送客戶也多有不便,這些我們都列為優先處理的標的。

更重要的是,在重慶南路與襄陽路交接口的臺灣企銀舊總行大樓,歷時已逾50年,佔地達230坪,現在正評估進行都更之可行性。如果順利結合鄰地,面積預估可達2,042平方公尺(大約617.71坪),若能整合成功,對台北市容一定有很大助益。此一個案目前我們和台灣金聯簽署了「都更合作意向書」,希望能依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整合並辦理重建。

至於整建之後的用途規劃,我們也希望朝多元化運用方向思考,包括結合中小企業專業銀行特色籌設新創事業基地等均列入考量。簡言之,我們希望這項都更計畫能讓臺灣企銀在發揮扶植中小企業及新創事業的「政策性專業銀行」功能上,更有使力點。

黃博怡
現職: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
學歷: 中興法商學院(現為臺北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臺灣大學經濟系學士
經歷: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安泰商業銀行監察人、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高雄銀行常務董事、玉山金控董事、玉山綜合證券總經理、時代綜合證券副總經理、實踐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務長/學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