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離婚潮即將來襲 統計:關心孩子心情的父母不到三成

親子

春天是個矛盾的季節,既團聚又仳離。根據統計,近三年的3月份都是當年離婚高峰,主因與春節連假相關,由於家人團聚,原本就存在的婚姻、家庭問題很可能因此浮上檯面,導致不少夫妻興起「年後來解決」的想法。面對即將到來的離婚潮,兒福團體呼籲,大人在爭奪權益的過程中,不應忽視孩子的感受。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17年,全台共有54412對夫妻離婚,與亞洲鄰近各國(韓國、新加坡、日本、香港)相比,離婚率僅次於中國;觀察近3年數據,又以3月的離婚對數最高,形成一波離婚潮。

對此,兒福聯盟親子維繫組主任李惠娟分析,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3月前的農曆春節,雖有著家族團圓的意義,但也因為長假的關係,更容易凸顯出一些夫妻關係、家人關係、婚姻關係當中既存的問題,「所以在假期過後,才決定解決。」

「另外,有些人是因為年前不想處理這件事,當然有個原因是,過年期間,希望在雙方親友、孩子面前維持一種表面的形象,等過完年再離婚,某種程度是延後發生的狀況。」李惠娟說。

值得一提的是,兒福聯盟整理多年接獲的上千通家長來電,發現其中近7成父母雖有問及孩子相關議題,但多著重在爭取子女監護或探視權益,前三大問題依序是:探視孩子受到刁難、扶養費爭議、一方先強占小孩。

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直言,「我們也發現,子女夾在父母中間,左右不是人,很痛苦,有7成7的家長卻不曾詢問孩子感受的相關問題。但實際上,孩子亦經歷了很大的生活變化,也很痛苦。所以我們特別呼籲,大人應該多關心子女在變化中間的心情、挫折,會不會感到低落,或者出現兩難的忠誠問題,有家長協助,才能陪孩子度過這個變動的時期。」

才說不會離婚,隔天就看不見媽媽的姊妹

《爸媽離婚再婚教我的事》作者李可心回憶,在父母離婚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的紛爭裡,自己和姊姊都相當恐懼,「那時候長期不斷地做惡夢,晚上看到會發光的東西,我們都覺得是魔鬼。......但是每當我們問父母會不會離婚,得到的答案都是不會。」

「我們那時候會一直想,如果一定要選一個,到底要選誰,我甚至和姊姊說好,『妳跟爸爸,我跟媽媽,我們半年後再交換。』我們一直會去做一些模擬,有一些很天真的假設,因為我們都不希望失去任何一個。」李可心說,那段時間像是摸著石頭過河,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兩姊妹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天他們又吵架了,姊姊問媽媽,會不會和爸爸離婚,得到的答案一樣是不會,但是隔天早上,我們就沒看見媽媽了。」李可心表示,父母離婚後,確實經歷了爭奪監護權、扶養費、指責對方強占孩子等問題,甚至只要講起小孩教育的問題,兩人還會吵到要叫警察,讓自己與姊姊始終感到害怕、焦慮。

談起父母離異後的生活,李可心坦言,有段時間會不想上學,「因為有段時間是爸爸單獨撫養我們,但爸爸會不知道怎樣去照顧女兒,像是他不知道怎麼幫女兒洗澡,不知道怎麼幫女兒打扮,所以,當我們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的時候,我們不敢去學校,怕會被笑。」

至於之後十多年的心路歷程,李可心說,自己能走出雙親離異的陰影,到頭來也和父母的態度有關,「父母親雖然常常吵架,但都會告訴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去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慢慢走出來,我覺得是時間久了,大人也找出了彼此可以正常相處的形式。」

受不了對方酗酒離婚,媽媽還是幫爸爸說話

今年大四的黃同學也是在單親家庭下長大的小孩,他說,「父母離婚是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那時候,剛好他們大吵一架,我爸爸因為酗酒很嚴重,在外面鬧事,搞得雙方很不愉快,所以決定先分居。之後大概一兩個月就提離婚。」

「一開始對爸爸非常生氣,是因為不希望看見媽媽難過,然後要去跟大家賠不是(父親酗酒鬧事)。到最後,是我媽媽慢慢開導我,雖然她很討厭我爸爸,但不希望我因為這件事情去影響到我對爸爸的觀感,她希望我和爸爸還是有很好的關係。」黃同學回憶。

談起成長的心路歷程,他說,「小時候,學校都會關心父母離婚的事情,會來問。其實,小孩子沒辦法在同學面前坦然面對這件事,這比較無助,你跟父母講也不是,跟同學講也不是。……同學講話也會比較酸一點,會被說沒有爸爸,但我覺得是小孩子不知道,才會不經意講出傷害對方的話。」

至於近年的心境,他直言「很複雜」,常常會有不知如何是好的狀況,「像是過年的時候,你要兩邊跑,但平常因為跟著媽媽,和那邊的親戚比較熟,一下子被叫過去爸爸那邊,變成一種很陌生的環境,畢竟很久都沒跟他們聯絡了,會有一種強烈對比感,很不舒服。」

被問起給離婚家長的建議,黃同學顯得語重心長,「我想跟離婚的家長說,你跟自己的伴侶離婚,不會就和小孩強迫分離,你還是有這個權利,還是可以去探視你的小孩,還是可以跟你的小孩非常好,所以,不要因為沒了監護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