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孩子一樣犀利:追求真實、而非表象

書摘

我女兒已離家獨立生活,家裡仍不時收到她的個人信件;有一天,我把信放到女兒房裡,無意中瞥見一句拉丁箴言「esse quam videri」。這句箴言是女兒幾年前寫在一張黃綠色的便利貼上,並貼在書架一角。我拿起字典查了一下,字典寫著:「追求真實,而非表象」。

後來,我傳了一則訊息給女兒,問她對於某個敏感議題的意見。她回傳給我:「你做你(You do You)。」這寥寥數語對她有特殊意義,但我看不懂,於是上網搜尋流行俚語解釋:「按你平常的方法行事,不多做、也不少做。」就和其他無數古典文學學生與饒舌樂粉絲一樣,我女兒不僅了解同理、同頻(attunement)與慈悲是什麼,而且付諸實踐。

同理、同頻與慈悲三個普遍性的主題,是構成富含智慧與慈悲世界觀的重要基石,雖然彼此常被替換使用,但其實各自有獨特意涵。同理是從旁觀者的觀點了解事情的樣貌與感受;同頻指的是被他人看見與了解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觀點、了解他人的感受,並以智慧和善意回應,就是慈悲。

這三個主題區別甚微,但在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裡,細分區別是有意義的。舉例來說,孩子可能同理別人(了解另一個人的想法與感受),但假如他們不與對方連結,同頻(對方不覺得被看見與了解)或慈悲(孩子沒有以智慧與善意回應對方)就不存在。孩子可能與某個人的痛苦深刻連結,以致於也和對方一起痛苦(他們同理,而且與對方的體驗同頻),然而假若他們完全被捲入他人的感受當中,以致於無法客觀的看見發生的事並加以回應,就無法以慈悲回應對方。女兒回覆我時,她讓我知道她看見並了解我要處理的難題(她同理了),我覺得被看見與理解了(我們之間同頻了),而她出於慈悲鼓勵我做自己。

父母不需完美, 只要夠好

了解與分擔另一個人的感受,是同頻與慈悲的先決條件;因此,同理心是通往同頻與慈悲的入口。貝利在《有意識的訓練》解釋道,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在童年早期就會出現,並一直發展到青少年階段。在六歲之前,孩子看得出朋友心情不好,但他們表達安慰與同情心的方式,可能對朋友不太有幫助,因為他幾乎完全從自己的觀點看世界。在六歲到九歲之間,孩子同理朋友與家人的能力變得比較有交互性,即使範圍仍顯狹隘,但已能聚焦於令他們有共鳴的特定情況。到了前青春期,孩子開始能推斷與同理不同時代、地點與文化的人。

當年紀較大的孩子與青少年以開放的心,與另一個人的內在世界同頻,而對方也覺得被看見與理解了,此時孩子就展現了人際同頻。然而,「同頻」一詞大多被用來指父母對孩子的回應,而非孩子對父母或朋友的回應。它也常與「依附」(attachment)一詞同時出現,用來描述親子間的情感關係。依附且同頻的關係會產生深刻且持久的情感聯繫,超越時空的限制,連結孩子與父母的心。孩子對父母或照顧者的牢固依附,可以給孩子基本的心理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為後盾,孩子就能自信踏入核心家庭之外的世界冒險。

孩子長大成人後如何看世界,以及如何自處,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遺傳、性情與智商。孩子會長成什麼樣的大人,主要取決於早期人生經驗,父母可能會因此覺得責任重大,即使他們在理性層面明白,完美的父母並不存在,最理想的父母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做得還行而已。

年幼的孩子若能對父母的小失職做出適當回應,例如當父母發脾氣、遲到或忘了事情時,能夠坦然接受現實,他們就能變得更堅強與自動自發。小兒科醫師與兒童心理分析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提出了「夠好的母親」一詞。他解釋說,夠好的母親:「一開始幾乎完全配合寶寶需求,但隨著孩子成長,她會因應孩子愈來愈有能力適應她的失職,逐漸降低配合孩子的程度。母親不再配合孩子的每個需求,有助於孩子適應外面的世界。」即使是最愛孩子且最講理的父母,也無法時時刻刻百分百與孩子同頻。所幸,父母不需要變得完美,只要夠好就好。犯錯不只沒關係,而且在預期之中;重要的是,父母要與孩子好好討論這些錯誤,以彌補他們犯的錯。

愛普斯坦(Mark Epstein)醫師創作多本關於靜心與心理分析的著作,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創傷》(The Trauma of Everyday Life)提到了夠好的教養與夠好的靜心之間的關聯:「採取穩定的靜心坐姿,就像與孩子保持同頻的父母所展現的穩定性,能夠激發心智固有的潛能,假如父母以夠好的方式適當的放任,心智潛能就會自然發展。」愛普斯坦所指的靜心坐姿,是「內在同頻」的例子(相對於「人際同頻」)。

就像聚焦式與廣泛式注意力的關係一樣,將內在同頻與人際同頻視為不同的兩件事,也是一種誤解,雖然這種區分有助於理解觀念。如同聚焦式注意力被包含在廣泛式注意力之內,內在同頻也被包含在人際同頻之內;當父母的心與孩子同在,不僅能與孩子的內在體驗同頻,也與自己的內在體驗同頻。人際與內在同頻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不論在家庭關係之內或之外,皆是如此。籃球隊員進行比賽時,他們不僅與隊友彼此同頻,也與自己同頻,演員在喜劇小品中即興演出也是如此。

向年幼的孩子解釋,正念就是「帶著善意注意到我、別人和這個世界」,可讓孩子練習分辨自己與他人的區別,即使孩子的心理發展仍在自我中心(egocentric)階段。接下來兩個遊戲,同樣有助於年幼的孩子以符合發展程度的方式,分辨自己與他人的區別。

覺察自己與別人的關係—「待在你的泡泡裡」練習

想像有個大泡泡把自己包起來,待在裡頭,用這種方式覺察身體與別人和其他東西之間的關係。

生活能力:聚焦力、關懷力、連結力

適合年齡:年幼的孩子

練習步驟:

1.表達重點:你可以告訴我泡泡長什麼樣子嗎?

2.在周圍做一個想像出來的泡泡。用食指在你身體四周畫一個想像的圓圈。然後,把手掌向外沿著圓圈上下左右移動,好像在探索泡泡的邊緣一樣。最後,假裝在裝飾你的泡泡,並向孩子說明如何裝飾泡泡。

3.表達重點:做一個你自己的泡泡。可以讓我知道泡泡在哪裡嗎? 長什麼樣子? 用你的手掌假裝測試孩子的泡泡邊緣在哪裡。

4.接下來玩其他正念遊戲時,提醒孩子要檢查自己的泡泡。

小提示:

1.為幫助年幼的孩子發展自制力,請他們試著把手掌盡量向你的手掌靠近,但不能互相碰觸到。接著請他們試著把肩膀盡量向你的肩膀靠近,但不能互相碰觸到,然後是手肘。提醒孩子動作要小心,不要把自己的(或你的)泡泡弄破了。

下一個遊戲「傳遞杯子」,就和「氣球手臂」、「時鐘滴答搖擺」、「拉拉鍊」與「待在你的泡泡裡」一樣,用好玩的方式讓年幼的孩子培養專注力,同時練習覺知自己的身體如何在空間中移動。

「傳遞杯子」遊戲一方面鼓勵團隊合作與協調,一方面透過孩子覺察自己與別人的關係(手臂、腿、手掌、手肘),與物品的關係(桌子、椅子、裝水的杯子),以及動作的特點(快、慢、流暢、斷斷續續),來培養年幼孩子對身體的覺知。準備一個不會打破的杯子,把水裝到離杯緣約二‧五公分的位置。

發展團隊關係與身體覺知—「傳遞杯子」練習

發揮團隊精神,注意周遭發生了什麼事。與孩子一同傳遞裝了水的杯子,而且不要把水灑出來。先睜開眼睛玩一次,然後再閉上眼睛玩一次。

生活能力:聚焦力、關懷力、連結力

適合年齡:年幼的孩子

練習步驟:

1.把杯子傳給別人,而且不能把水灑出來。要注意哪些地方,才不會把水灑出來? 看著杯子和別人、感覺手的動作、慢慢移動手臂。

2.準備好就開始。讓孩子兩人一組,協助他們安靜的把水杯傳給對面的人,來回練習兩、三次,或是圍成一個圓圈進行。

3.請孩子試試看,能不能閉著眼睛傳遞杯子。假如不能說話或看不見,讓注意哪些事情? 像是衣服摩擦發出的聲音、感覺坐在隔壁的人有什麼動作、杯子在手中的感覺。協助孩子閉著眼睛安靜傳遞水杯。

小提示:

1.如果對象是非常年幼的孩子,先用鎖好瓶蓋的水瓶練習。練習幾次後,再改成傳遞無蓋的水杯。

2.杯子裡的水要夠多,讓不把水灑出來具有一定難度,但也不能太多,以致於無法順利完成遊戲。

3.若是團體活動,就讓孩子圍坐成一個圓圈。第一回合結束後,就換個方向傳遞杯子。

接下來一系列遊戲中,孩子會應用從內省式遊戲學到的生活能力與主題,與朋友和家人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