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因921大地震 震出國際市場地位

書摘

作者簡介

張孝威


  台灣公司治理先驅,目前為聯利媒體集團 (TVBS)、威望媒體(CatchPlay)及竹科廣播公司(IC 之音)董事長。台灣大學畢業,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企業管理碩士。曾擔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執行長、台積電資深副總暨財務長、中華證券投資信託董事長、中華開發總經理,是企業界極少數橫跨金融、高科技、電信和媒體的專業經理人。曾於 2001 年獲得《亞洲財務長》雜誌(CFO Asia ) 首屆「最佳成就獎」,並連續三年(2001 ∼ 2003 年)獲得《亞洲財金》雜誌 ((Finance Asia )評選為「台灣最佳財務長」。2002 年,榮獲艾森豪獎(Eisenhower Fellowship),亦為現任艾森豪獎金中華民國協會會長。2006 年獲《中國時報》頒發第四屆台灣企業獎之「傑出管理人」獎;2016 年獲美國花旗銀行總部頒發「傑出校友獎」。

台積電到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具有一個策略性目的,就是吸引外資股東。

一九九七年下半年在紐約掛牌,當年年底外資持股比例約為一○%。當時,我們訂了一個目標,要讓外資持股達到五○%以上,希望引進國際資本市場的資金來拓展投資者的廣度,進而提升台積電的市值。這個目標可以凸顯出服務外資機構投資人,是財務長職掌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業務。

我日常工作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處理這類事宜。一般來說,外資不單單追蹤財報的數字,對於公司的商業模式以及經營策略也十分關注。由於我曾經在其他公司擔任過將近十年的總經理,知道如何站在總經理的高度觀察公司經營的主軸,回答外資訪客的問題較能搔到癢處,因此得到許多外資機構投資人的肯定。

這可能是我在亞洲財金雜誌舉辦的票選活動,連續三個年度(二○○一年到二○○三年)獲選為台灣區最佳財務長的原因。由於外資持續加碼在台積電的持股,台積電的外資持股比例迅速上揚,一九九七年的外資持股比例約為一○%,而二○○三年年底時外資持股比例已經增加為四九.六%。台積電的總市值也由一九九七年年底的四千七百九十億成長為二○○三年年底的一兆兩千多億元。

從台積電的經驗來看,服務外資機構投資人需要專業團隊,一個身處國際資本市場舞台的上市公司財務長,不僅要能夠把財務數字解釋得清楚,更要有能力闡述公司的經營策略。我在台積電提供的舞台上,把財務長的職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九二一大地震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臨危不亂,贏得外媒讚許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於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記得那天大地震是在午夜發生,我在台北家裡於睡夢中被震醒,發覺已經停電了,就知道事情可能不小。我立刻打開收音機,聽到了一點點有關地震的新聞,立刻跟同事聯絡,得知很多負責生產線的中、高階主管,半夜就已經趕回到現場。由於這場地震來得又大又猛,所有工廠的生產都停擺,製程中的半成品也都損壞,這對台積電來講,是很大的損失。

事實上,由於台積電完全沒有辦法出貨,導致它下游半導體零組件的廠商也沒有辦法出貨,最後的結果是,對很多國際上重量級的資訊大廠供應鏈,造成很大的干擾。所以,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的幾天內,很多國外資訊業的大廠都飛到台灣來,想要了解最新的狀況。

一開始,因為地震災後全島停電,我們的晶圓廠只能使用自備的發電機先行發電來因應這個緊急狀況。由於這些自備的發電機都是燒油的,我們能夠自備的燃油非常有限,所以,一、兩天後我們自備的燃油很快就要用罄了,必須及時補充。

我們打電話給平時供油給我們的中油新竹油庫,他們雖然有燃油可供應,但在要如何付費上出了問題,因為當時全台電力都癱瘓了,不能刷卡。這家供應站就說:「你拿現金來,我開油罐車來幫你加油,不然免談。」需要的發電機燃油費用,動輒數十萬元、甚至百萬,在銀行都沒有辦法開門營運的情況下,一時間要去哪裡拿這幾十萬現金?幸而當時的經濟部政務次長張昌邦是我大華證券時期的舊識(時任證管會主委),我找到他幫忙,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由於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台積電供貨大斷線,嚴重干擾到全球資訊業供應鏈的運作,國際上的資訊大廠和全球投資人都非常關心:台積電究竟何時才能恢復生產、正常供貨?大約就在大地震之後的一週左右,我們出席了一場由高盛投資銀行(Goldman Sachs)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投資高峰論壇,由於出席這場論壇早在大地震前就已排定,我們沒有理由缺席。當時,我們都可預期投資人想要知道什麼,公司的生產部門經過一個禮拜日以繼夜地加班,生產線的恢復計畫已有明確的時間表,我們已經掌握了確切的進度。

這是台積電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對外說明晶圓廠復原及重新供貨的議題,因此備受全球矚目。主辦單位特別把台積電場次的會議廳,由原先一般場地,臨時改到一個超大型的會議廳。當天會場上擠了滿滿的人,我就在講台上把公司災後復原的狀況,向投資人報告,得到非常正面的回應,我心中的大石頭落下來了。

事後有媒體記者,以「在火線壓力之下,有一顆冷靜堅毅的心」,來形容我在新加坡現場面對外資機構投資人的場面。當時台灣並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件事,但外資卻對這件事高度肯定,事隔幾個月、甚至一年之後,仍會被國外財經媒體提到。

九二一地震還帶出另一個小故事。台積電在晶圓廠上的投資金額非常驚人,每一座廠都是百億元起跳,因此固定資產的總金額高達千億元。如此龐大的資產,在投保上是相當複雜的財務工程,因為國內的保險公司根本沒有能力承做。我們必須到國際市場上跟世界級的保險集團打交道,所以每年財務團隊都會在國內保險公司的陪同下,到倫敦向各大保險公司簡報,最後由各家保險公司組成一個聯保團吃下這張保單。這種局面是非常少見的,在台灣只有台積電一家是以Road-show(巡迴說明會)的方式來處理這部分的風險管理。

國際保險公司承保的險種比較多樣化,其中有一項是營運中斷險,就是公司如因火災或其他天災嚴重受損,以致暫停營運時,保險公司會按營運中斷期間公司損失的毛利,予以給付出險金。九二一地震造成嚴重的災情,台積電因此申請巨額的保險理賠,讓承保的保險公司慘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自此之後數年,國際保險公司對於承做台灣地區地震營業中斷險,大多敬謝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