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80K才養得起一個小孩?這些爸爸媽媽這樣說......

社會議題

隨著經濟起飛的年代逝去,漸漸地,年輕人對於加薪、結婚、生子、買車、買房不再想望,連過去人們口中的「五子登科」都不大提起。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在上班族心目中,每月家庭收入至少得達到8萬元水準,方才養得起一個小孩;但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家庭的平均月收入不過7.2萬元,其間落差教人望而卻步。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分析,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數字,2017年全台只有19萬3844名新生兒,2018年開始,不但元旦寶寶冷冷清清,截至2月底,全台也只有3萬584名新生兒,再從與生育率息息相關的結婚對數來看,去年結婚對數更比起前年下滑7%,不難預見今年新生兒人數探底,可能下降至18萬的低點。

即便已為人父母,育兒問題只多不少。根據1111人力銀行統計,上班族最在意的育兒問題中,以教育費昂貴為最大宗,其次是工時太長沒時間陪伴小孩,接下來是校園霸凌、無人可接送孩子、治安不佳等等,追根究柢起來,多數仍與經濟狀況脫不了干係。

調查結果也顯示,若想養得起一個小孩,上班族自評每月家庭總平均收入得達到8萬194元,比起受訪者家庭的實際平均收入7萬1987元,尚不足8207元。因此,對於生育意願,多數受訪者認為首要條件是提高薪資水準,其次才依序是鼓勵企業提供育兒場所,以及實施彈性工時、加碼幼兒學費補助、調降私立幼兒園學費等等。

雙薪家庭月入75K不敢生第二胎

27歲的游先生是一名修車師傅,與幼教老師的太太薪水合計7萬5千元,目前10個月大的小孩由岳母負責照顧,每月必須支付2萬5千元的孝親費,「因為還要工作,小孩又不放心給外面保母帶,所以是請岳母幫忙帶,對她比較不好意思,時間都被綁住了。」

「因為畢竟……會擔心開銷的問題,如果現在有第二個的話,會比較緊。」游先生說,雖然和長輩同住不用擔負額外房租,但扣掉孝親費、尿布奶粉錢、保險、生活雜支等,每個月僅可勉強存下1萬元;即便會希望小孩有兄弟姊妹作伴,但自己更擔心的是,若再生第二個孩子,恐怕經濟壓力會更大,因此暫時不考慮。

游先生以前是個愛車主義者,固定會幫車子美容鍍膜,但如今為了省錢,出門都盡量坐捷運或騎車。他說,由於想念公幼的人真的太多,名額卻太少,因此目前正在積極存錢,希望盡快存到教育基金,將來能讓孩子念私校,給孩子一個更完善的教育環境。

教育基金提前存,用60K養三個小孩

31歲的娃娃很喜歡小孩,當初年輕想拼個男寶寶,便接連著生,如今3個孩子分別是6歲、4歲、2歲,生下第一胎後,考量職場普遍低薪,加上保母費又貴,她就決定辭去工作在家帶小孩,目前一家五口經濟來源全仰賴擔任鐵工師傅的先生──月收入約6萬元──省吃儉用外,還得為子女存教育基金。

「小孩子從我第一胎就是餵母乳,一直餵到第三胎,所以沒有花到半點奶粉錢,光這一部分,我覺得就省滿多了,我們會從小細節去省,一點一點存。現在孩子的教育費,我們是從老大出生就開始存,一直到現在才拿出來用。」娃娃說。

她提到,由於經濟無法開源只好先節流,至今3個孩子都是全母奶後銜接副食品,藉此省下龐大的奶粉花費,但是保險、公幼學費、尿布、生活費等等,每個月光固定支出就要4萬元左右,再扣除子女教育基金、孝親費各1萬元,幾乎收支打平,存錢相當辛苦。

因此,再過一兩年,等到幼子大些,她打算要重返職場,「主要是……我覺得先生一個人賺錢,真的滿辛苦的,其實他壓力真的很大。」

新生媽媽還沒生就感到「三明治」壓力

雙手捧著孕肚,今年5月即將臨盆的新手媽媽孫小姐則說,養一個小孩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平均一個月至少也要花上2萬元,其中,光保母費就要1萬8千元,再加上尿布、奶粉等花費,一定破表,「目前光想到養小孩就覺得壓力大,如果以後孩子上了國中,在開銷正大的時候,又要奉養雙親,那就像三明治族,會覺得很無力。」

「現在大環境真的是越來越……辛苦了,我們也很擔心小孩子的未來,怕他在就業方面可能比我們現在更辛苦。如果哪天他真的要出走,去海外工作,我們也很願意鼓勵。」或許是想到自己所處的環境,當話題扯遠,孫小姐臉上雖有笑意,語調卻夾雜幾分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