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立志救人到賣茶葉 七年級生棄醫創業不改初衷

創業故事

台灣人愛創業並非新聞,根據yes123所做的一份調查,高達93.6%的上班族都表示自己「曾經有過創業夢想」,其中21.6%更是在「求學時期」便萌生此意。不過,創業向來也被稱為一條不歸路,最終僅32.8%的人敢於付諸行動,卻有53.6%已結束營業或轉手,可見該評價倒非空穴來風。

「如果你今天非常討厭一個人,你要害他,就叫他去創業。」對於過去一堂創業課程上,老師口中所吐出的一字一句,楊雅評至今仍印象深刻,回憶此事,只有一臉苦笑。

畢業於醫學大學呼吸治療系,今年32歲的楊雅評回憶,自己從小看著就讀醫學系的大姊背影,也立志學醫,「其實我從小到大的夢想,就是要在醫院救人。」確實,求學過程中,她始終朝著既定的道路前進,順利考取醫大,還未畢業便應徵上林口長庚醫院的工作,堪稱順遂。不料,最終因為一個念頭、一份孝心,她卻走上了創業這條不歸路。

「在醫院工作了三四年,那時候我在新生兒科加護病房,看過許多早產兒,站在醫療人員的立場,我們就是把小孩救到活,……當時我就在思考,救活後,這個生命確實是活了,但是對於一個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其實都是一個負擔。」楊雅評說,有了想法,她便決心報考特殊教育研究所,希望自己能帶著那些好不容易被救活的生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那時候我準備不到一年,也很幸運考上北部教育大學的特殊教育所,……」天意難測,就在等待開學的期間,楊雅評的父親正打算完成自己的人生夢想──把二三十年來收藏的精品、藝術品,匯集成一間店,跟同好分享──於是,她便陪著父親看店面、找人裝潢,「其實,我想要分享的是,人生真的有很多意外。當下我也沒想到,那就是創業的過程,只是很單純覺得自己要陪父親走這一段路。」

為父圓夢、替茶農不平,決心走上創業路

陪著父親去永樂市場挑布、挑桌巾,諸如此類平凡不過的事情,卻讓她走入不同的世界,慢慢發現原來連一匹布、一張檯的背後都是滿滿學問,「我們要挑擺放精品的檯子,一問,才知道原來有這麼一群人在背後……裡面有那麼多眉眉角角,就在那時候,我才發現,哇──世界好大喔。」

當一切就緒,父親礙於尚有本業牽絆,無法兼顧「夢想」,就向她開了口:「瞴你來共我顧這間店好矣。」於是,她便開始替父親顧店,「我那時傻傻的,以為顧店只要坐在那裡,客人自己會來找我,我只要把東西賣給他就好,……因為以前當醫療人員,我們是專業人士的身分,我們是被需求的,病人需要我,醫生需要我,所有人都需要我,但現在不是這樣。」

「我一直坐在店裡,過了三個月才驚覺到:不行啦,客人都不來啊,該怎麼辦。所以就開始思考,我要怎麼去做行銷,漸漸地,在這過程中,我認識了許多茶農,都是爸爸的老朋友,他們那麼努力,只為了種出一泡好茶,可是,他們只會種,卻不會賣。……可能因為喜歡我們年輕人有衝勁、有幹勁,他們就對我說:『瞴我來種,你來賣。』一個兩個三個茶農都這麼提議。」說起真正的創業起點,楊雅評的記憶清晰,彷彿不過昨日才發生的事。

「其實台灣茶產業,發展已經有相當相當久的時間,可是近年因為外來茶的競爭,有點沒落了。現在價值好像已經變成是一種低劣茶,反而大家都以手搖飲料茶的角度在看它,也因為這樣,我就決定:好,我來做茶葉品牌。」因為確確實實走進了一個產業,便忍不住要替它不值,這讓她決心要做些什麼,此時,才是她真正創業的開始。

確實走進一個產業後,才讓楊雅評決心要做些什麼。

人的內心很強大,創業屢屢挑戰自我極限

至此,創業的話題才開始沉重,她說,一切從無到有,產品該如何賣,如何說服消費者,對自己而言都是一種全新挑戰,「尤其我們以前的立場是實證醫學,ABC就一直下去了。但是在行銷上,那是沒有答案的事情,我不知道消費者想要什麼,今天這個東西打出去,可能莫名其妙就中了,又或許準備很久的東西打出去,就是怎樣也不會中,過程中,其實遇到很多困難。」

「在創業過程當中,我想分享的其實是──創業沒那麼簡單,當老闆也不是大家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中間會遇到很多問題,我會很想放棄。」她回憶,因為自己得一手包辦品牌行銷、設計、客服、通路開發,曾經還為了一件禮盒的包裝設計,甚至連續工作24小時過,加上平時身兼業務、客服、社群小編,幾乎全年無休,導致她的腦海中「無數次閃過回去醫院上班的念頭」。

「我記得有一次,我真的很崩潰,就大哭了。但我很訝異的是,原本父親都是用一種很正向態度鼓勵我,就那一次,他居然和我說:『若做甲遐爾艱苦,無你就莫做矣。』那時候我才被點醒,其實我內心是不想放棄的,原來我只是討拍,可能想要人家安慰,但我的內心根本很堅定,會想要把事情做好。」她說。

確認自己的心意後,她便咬緊牙,選擇死撐下去,更不斷挑戰自己的各種極限,「我想跟青年朋友分享的是,不要小看自已的內心,它真的可以很強大,也可以有很大的彈性,讓你做出自己完全想像不到的事情。後來,我竟然可以在路上開始兜售自家的冷泡茶,還去遊覽車上推銷、宣傳,這都是我以前完全不可能做的事,因為我很愛面子。」

未改初衷,創業家也可以救人

去年,她一手規劃的茶葉品牌拿下「兩岸十大伴手禮金獎」,打開知名度,也漸漸找出潛在客群,多是年齡層在30到45歲的輕熟女,身分以醫護人員、律師、教師為主。如今,她更專注於茶葉銷售,以梨山、阿里山等地的手摘茶葉,打破一般人對茶包用廉價細碎茶葉、茶末等製作的刻板印象,開發各種茶包禮盒,每月營收已突破百萬,未來則規劃進軍中國、日本等地。

誤打誤撞下一腳踩進創業叢林,當初救人的夢想又該怎麼辦?被質疑夢想是否轉變,她顯然不迷惘,也未後悔,「我一直也在找,到底我創業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其實,就跟我小時候的想法一樣──我要幫助人,我要救人。所以過程中,雖然我賺的錢不多,但都會拿去做公益,包含投入長者照護、獎學金發放那些,我覺得這是一個正面的力量,創業者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正面力量,來支持你去面對那麼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