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的「進步價值」在哪?挪威前總理:對的事情去做就對了!

政治議題

最近核二重啟、深澳燃煤電廠興建通過,台灣目前的綠能政策似乎看不到永續發展的概念,政府說要無核家園,現在的道路似乎走反了。不論是一例一休,或者是重啟核二、興建深澳燃煤電廠,政府當前理由似乎都是認為這是為了經濟發展的「必要之惡」,不禁讓人想問:在蔡政府全面執政下,環保與經濟發展還不能共存嗎?

前挪威總理、素有「永續發展教母」之稱的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2日來台演講,針對少子化、空汙、全球暖化等議題,分享她多年在挪威,乃至全世界不斷推行環保運動的經驗,她對掌權者呼籲:「對的事情,做就是了!」

布倫特蘭夫人驚訝台灣還未課碳稅

布倫特蘭夫人在1987年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定義了永續發展的意義,是國際上著名的公共衛生專家,在國際政治上從事環保運動多年,她在1980年代就開始為挪威打下各種永續發展的基礎,包括少子化問題,利用政策先保障婦女權益,讓婦女無論在職場,還是家庭托育上都有政策支持。

另外當她聽到台灣尚未推行碳排課稅時,她驚訝地表示這一定得施行,同時鼓勵再生能源發展,「像是政府可以提供各種優惠來輔導,買電動車不用課稅、停車不用錢,所以現在挪威有很多特斯拉的汽車。」

一個擁有永續概念的執政者,得不害怕做對的事情,「經濟當然會給你壓力,但你要知道,對的事情是最重要的,領導者得有長遠的眼光,不能短視近利。」這是她對台灣當前面臨永續困境的呼籲。

永續發展的概念得存於政策之中

日前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台大物理系教林敏聰也提及類似的問題,針對蔡政府執政兩年多以來的檢討,他發現:「民進黨跟國民黨當時的經濟路線是一致的。」在整體經濟結構中仍沒有注入「進步價值」,反而繼續把這些「進步價值」與經濟發展陷入二元對立的狀態。他認為,不論是一例一休、亞泥案,還是深澳燃煤電廠,政府在勞動權、環境權方面都沒有鼓勵產業去做,反而是在加強台灣產業去犧牲這些價值,「台灣一直有種要等有錢之後,才來處理進步價值的思維。」

林敏聰舉丹麥、德國風力發電的發展為例,這些國家從1980年代就開始綠能發展,先從社區開始推行,讓地方電力能自給自足,「當我們現在跟地方居民說,我們現在要發的電是要給台電的,那居民晚上睡覺時邊忍受風電噪音,但如果是針對給當地居民使用的呢?」他說,所以從社區就慢慢開始發展這些綠能技術,時間累積下來,最後成功變成國際公司,透過再生能源技術發展傲人的經濟。

預計花1000億、7年時間蓋的深澳電廠,讓許多環團、學者就痛批:為何政府仍然繼續漠視再生能源的基礎研究?不把這些資源投注在更長遠的未來?另外當然也與台灣社會的思維有關係。舊的思維認為,拼經濟就是會犧牲掉環境,然而事實證明兩者可以二合為一,而且群眾的力量也是執政者最強的後盾。領導者得如同布倫特蘭夫人一般,擁有長遠的目光與勇氣才對,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就說:「希望蔡政府能聽聽看布倫特蘭夫人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