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砍大肥貓 顧立雄揮刀大砍金管會周邊肥老鼠?

金融人事

行政院去年下半年修正「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從業人員薪資處理原則」,規定由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其董事長、總經理的月薪不得超過特任首長(如中央部會部長、首長)的待遇,以現行來說就是月薪不超過19萬5千元,現在金管會針對周邊財團法人的瘦身計畫第一刀已經砍下去,卻引起兩極反應。

顧立雄強調只是依行政院政策執行

根據統計,目前受影響的單位包括董座年薪近300萬元的聯合信用卡中心、聯徵中心、投保中心和證基會。至於外界質疑真正大尾的證交所、期交所、集保結算所和櫃買中心的董事長年薪更是高達7、800萬元,為什麼不在這一次檢討範圍內?原因其實與前三者屬於民間單位成立的公司有關,而櫃買中心雖是財團法人,但性質類似又有專業考量,暫不納入。

「我已經做到我可以做的事情!」金管會主委顧立雄16日出席公開活動時,如此回應媒體詢問,他強調這是行政院的既定政策,他只是依照這個政策來執行。

不過,也有民營金融圈人士認為,薪資高一些又何妨,重點應該是要建立明確的考核機制,也就是企業俗稱的KPI,如果董事長和專業經理人有達到KPI,就應該給予適當的薪水和獎金,否則怎麼和民間單位競爭人才?

金管會周邊單位的績效到底好不好?

所以說,以績效來看,這些董總到底肥不肥?根據國發會公布的105年度行政監督總報告,金管會管轄範圍內嚴格定義的7個財團法人中,只有金融研訓院和投保中心的年度目標,達成的綜合評估被評為「良好」,其他如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住宅地震保險基金、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保發中心、保險安定基金的綜合表現,都只有「尚可」。

整體看來,金管會周邊單位在全部部會主管的財團法人一片良好的評語當中,表現確實是最不理想的。

至於立法院預算中心在其報告中也指出,證交所、期交所、集保結算所、櫃買中心和證基會等證券期貨周邊單位,已經是國內「獨占」事業,績效評估卻都是文字性目標,舉凡其他具競爭力指標如上市申請家數、國際排名評比提升度等,都沒有納入考核,積極性不足,讓管理階層所能領取的獎金幾乎和薪資快要相同。

如果把預算中心所建議的項目納入KPI中,考核成績還能這麼達標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對民眾來說,若有績效其實一切還好談,怕的就是全部都是酬庸人事,績效拿不出來,那就別怪市場嚴厲批評這些董總是「大肥貓」。

徹體解構財經幫?黨政人士看法分歧

對於這次的瘦身計畫,顧立雄真得能直搗黃龍嗎?如粽子串一般,一顆串著一顆,關係交織複雜的財經幫能被破除嗎?

有立委看法樂觀,認為顧立雄只是先試試水溫,摸清楚整個財金體系的運作方式。然而,也有綠營人士認為,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明顯是抓小放大,財經幫背後利益結構龐大,顧立雄若沒有強烈的使命感,後續恐怕難有積極作為,畢竟徹底翻轉體制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