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請放手了吧!當台灣的大學都叫「教育部大學」....

教育議題

台灣每年在國立大學的補助上都投入大量經費,但卻時常引發不同討論聲音。外界時常質疑,教育部所投下的錢到底發展了什麼?而日前,交大校長張懋中在許多場合都公開談及,教育部應帶領國立大學走向法人化,不再做過多的限制。

張懋中直言「現在的台灣充斥著『教育部大學』,董事長是教育部長,什麼事都要向教育部報告、被教育部監管,導致高等教育逐漸趨同化。如此一來,大學將難以發展自己的特色。」針對這現象,張懋中認為,法人化是各大學能朝特色化發展的一把鑰匙。

而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李彥儀1月時曾拋出大學法人化議題,強調教育部有意推動國立大學法人化,預定由打國際盃的學校來打頭陣。李彥儀提及,未來推展法人化,大學應有大學自主委員會、大學校長、大學校務會議等層級,各司其職來擬定未來願景、執行政策及一般事務決策等。

大學越長越像

所謂的大學法人化、信託化,意指大學與政府之間為契約關係。張懋中說明,政府與學校兩造雙方根據契約,協議招生名額與經費等事項。而諸如是否調升學雜費、大學的願景及發展方向等等協議外的事務,是大學自己的事。張懋中指出,現今大學過於趨同,全部強調「產學結合」,無論是研究型大學還是研究型大學都一窩蜂和產業連結。

張懋中擔憂,現在所有大學都在做一樣的事,不再是各司其職。對此,李彥儀表示教育部有看到問題,因此才會提出國立大學法人化的概念,來鬆綁教育部對大學用人及財務的規範。而她當時也提出2個改變與2個不變。

事實上,過去執行邁頂計畫時,教育部曾要求成功大學先行法人化,但最後許多教師代表擔憂擔心教師權益受損,因此最後校務會議未通過。對此,李彥儀先前也承諾,對原有公教人員資格的任用權益不會改變。由此來看,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受訪時表示,法人化是未來的趨勢,高教未來走向市場化是時勢所趨。

現在推法人化適宜嗎?

不過,國立大學法人化後,教育部將逐步減少對國立大學的管束。一些學者也擔憂,台灣的高教體質是否已成熟到可以走向法人化。法人化後,大學校長對董事會或大學內部決策單位負責,教育部的權限縮小,校長的職權也就擴大。而從近來國內諸如台大、陽明大學等國立大學都出現校長遴選爭議,顯示目前法規制度恐怕還不夠完善,現在談論大學法人化是否言之過早?

對此,曾任世新大學校長的媒觀基金會董事長賴鼎銘認為,關鍵在於若要推動法人化,各大學如何選「得眾望」的校長是關鍵。張懋中過去接受媒體詢問時也表示,目前台灣的大學校長遴選制度不夠完備,校長選出來後不知道對誰負責、誰能來打成績。戴伯芬強調,要做大學法人化,配套措施要先出來,別像現在要公共化也不像,法人化也不是。

對此,李彥儀受訪表示,目前教育部針對該怎麼做國立大學法人化,還在討論階段,會再和出身高教的新部長吳茂昆多做討論,研擬出周延的方案。

台大:教育部該放手

「教育部現在根本把高教當國教管,用經費來控制學校。」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受訪時表示,教育部過度干涉大學,不利於大學自主發展。他認為,國立大學法人化是制度問題,教育部最該改善的是心態,即使還沒法人化推動,也可以從小制度做起。

張耀文指出,教育部目前對公立大學無論是招生、教學、研究都訂了一堆規則,卻沒考慮到學校在執行面難以執行。他舉例,台大這幾年推動「希望入學」計畫,希望協助經濟弱勢的學生入校就讀。台大在邀請學生家長來面談時,希望補助學生家庭交通費,教育部卻不同意,和教育部幾經溝通後才得以進行。「這就是我說的,教育部別每樣事情都指手畫腳。」張耀文說道。

「教育部應該有個思維,台大2000多名老師,帶著幾萬個學生,能量會比不上教育部幾百人嗎?」吳茂昆昨主持部務會議時強調,針對高教部分,教育部應適時鬆綁,經費分配下去後不要管太多。對此,張耀文肯定吳茂昆的概念,期許未來大學真的得以適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