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大王陳泰銘20多年吃下11家公司 這次大家都沒猜到是它

企業動態

近來股市最受投資人關注的公司莫過於最近股價才飆破過700元的被動元件龍頭廠國巨(2327),27日突然宣布股票停牌,市場猜測是否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又要出手併購了,傳言對象更是滿天飛,不過,如今答案出爐,一如預期,國巨又再出手併購,但讓外界沒猜到的,是家低調的電子保護元件大廠君耀(6422)。分析師認為,從國巨過去一段時間出手併購受阻的跡象,拿下君耀,等於補足國巨佈局高階、利基型產品與應用如車用電子、工控的重要拼圖。

國巨溢價1成,收購保護元件大廠

27日下午國巨宣布在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說明,隨即宣布併購君耀案,國巨強調雙方協議合意,國巨將自5月4日起到6月21日公開收購君耀控股超過5成股權,預計收購金額為 16.86-33.65 億元,若以君耀27日收盤價計算,溢價約10.77%。

國巨發言人張明菁在重大訊息記者會上說明收購君耀目的,主要是為增加產品組合,擴大提供客戶在被動元件的一次購足服務,同時透過公司在全球市場的布局及銷售通路,將君耀保護元件原本以中國為主的銷售區域,擴展到全球市場,也能持續強化公司在車用電子及工業規格利基型市場的布局,並進一步發揮雙方在技術、製程及管理方面的綜效。

君耀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中國東莞松山湖,主要產品為TVS瞬態抑制二極管、MOV壓敏電阻、GDT陶瓷氣體放電管、SPG玻璃氣體放電管、ESD靜電保護元件、PTC自恢復保險絲及TSS半導體放電管等;其中TVS瞬態抑制二極管的產能為中國前三大,終端產品應用端涵蓋安防、通訊、汽車電子、電源供應器、智能電表等,據了解,客戶包括海康威視、中興康訊、浙江正泰及比亞迪等。

君耀目前生產廠區及研發中心各4座位於台灣及大陸,全球共有9個銷售據點,員工總數約為1100人,2017年合併營收為27.1億元、毛利率為34.2%、稅前盈餘率為12.3%、每股盈餘為4.96元。

陳泰銘20多年來,吃下11家公司

國巨1994年到2006年間陸續購併或入主國內外企業多達11家,讓董事長陳泰銘打下併購大王名號,營運規模也站上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廠、第三大積層陶瓷電容(MLCC)廠地位,只不過,2007年有意入主大毅受阻,但從集團旗下凱美取得佳邦逾1成股權,外界認為,國巨在被動元件產品最欠缺的就是保護元件,而這也是這次國巨停牌後,一般猜測國巨的併購方向。

但事實上,國巨除了在晶片電阻、MLCC具產業地位,在保護元件上國巨並未缺席,只是相較現有產品業基站比相對低很多,但隨著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等產業趨勢,保護元件在車用或工控領域更加重要,尤其這類產品單價高,毛利也不差,相當符合陳泰銘3月在法說上所分析趨勢,如「汽車、工規產品價格較一般產品高2-2.5倍」,「這波產業需求來自包括汽車、工規等多領域」。以君耀客戶涵蓋中國電動車廠商,未來在電池相關甚至其他車載產品上,需求相當有想像空間。

國巨舉動動見觀瞻,下一步是?

國巨近來在台股的一舉一動動見觀瞻,隨這股價持續飆漲、熱絡,日前市場有心人士甚至放出假消息,讓國巨不得不發聲明澄清與日商的傳言。

然而,陳泰銘曾說,過去台灣在標準型產品競爭力比較強,跟日本競爭激烈下,毛利率受到壓抑,但剛好汽車產業需求持續放大,業者都把過去一些毛利不好產能移到汽車、工業規格(包含互聯網等等)需求,是形成這波被動元件榮景的因素。

但換個角度來看,陳泰銘似乎想要在這波產業趨勢下拿回日商的發言權,因此就算併購一家大家都想不到的公司,但這樁收購案的裡子與企圖心,不言可喻,更何況,市場上的併購傳言並未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