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內障該開了嗎?

醫療保健

醫師,我有給其他眼科醫師看過,說有白內障要開刀,我來給你再檢查一下,白內障熟了沒?

白內障「不熟」也可以開

什麼叫做成熟的白內障,就是整顆水晶體都已變成白色或深棕色,視力降到0.1以下了,在這個年頭已很少見,絕大多數接受手術的白內障都是未成熟的白內障。熟了才能開刀,不熟不能開是老一輩人的觀念,從住院醫師時代,就很清楚白內障不熟也可以開,可是老一輩的病人甚至眼科醫師都維持這種說法,讓我有點納悶。有次請教老一輩的教授為什麼有這種說法?老教授說早年醫療較不發達,手術發生併發症的比例相對較高,當白內障熟了,病人摸著路來求醫,萬一手術有狀況摸著回家也較無遺憾。另外早期能開白內障手術的醫師相對較少,光是應付成熟白內障都已忙的不可開交,當然就建立起熟了才能開的老規矩了。

另外手術方法的演進也影響了決定開刀的時機,傳統白內障手術採用水晶體囊外摘除術,於角膜周邊切開一個100至120度的切口,刺穿水晶體前囊,再將水晶體核整個取出後,清除皮質,將硬式人工水晶體置入留存的水晶體囊袋中,縫合傷口。

因為水晶體核是整顆取出,它的軟硬並不影響手術的進行。但是現代的白內障手術採用超音波乳化術,在角膜周邊開一個約2.4mm及另一個約1.0mm的小切口,經由小切口先撕開水晶體前囊,將水晶體核分成數小塊,再以超音波將其擊碎吸出後,將折疊式人工水晶體以注射的方式注入水晶體囊袋中,傷口不需縫合。可以想像的水晶體核越硬,越不容易分成小塊,也需要更大能量的超音波才能將其擊碎,週邊角膜及虹彩組織接收這些能量,就易引起角膜水腫及組織發炎,操作過程也較容易扯斷懸吊水晶體的懸韌帶或弄破水晶體囊。因此成熟變硬的白內障,以現代技術處理較不容易,也較易有併發症。

白內障手術的最佳時機:視力影響到日常生活

既然熟不熟不是考慮手術時機的重點,那到底什麼時候是白內障手術的最佳時機呢?若沒有特殊顧慮,我的標準答案就是: 當視力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是開刀的時機了。

每個人的生活形態不一樣,因此促成決定手術的因素也不一樣,在工作上有視力困擾當然是主要原因;自行開車的人,會因感到開車不安全而要求手術;搭公車的老婆婆卻因為看不清公車路線號碼,常常攔錯車而希望開掉白內障;有人則認為看不到卡拉OK的字幕是決定開刀的最強動機。

當然健保局的建議視力0.5以上不宜開刀是有其參考價值,但如職業駕駛需例行視力檢查否則無法換照,此時就無法依此建議;又如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病患,通常於白內障手術後可改善青光眼的病況,可降低甚或不需再用藥控制,都可以考慮提早做白內障手術。有些高度近視或遠視的人也可考慮提早白內障手術,去除白內障的同時還可以矯正度數免去戴眼鏡的困擾,一舉兩得。

以前的生活形態,老人家對於視力要求並不高,觀念也較保守,甚至認為老了視力不良是天經地義的,對於任何手術均避之唯恐不及,因此要求白內障手術矯正之需求也較低。然而在目前社會中,老年人自行開車騎車、出門遠行相當普遍,對精確視力的要求逐漸升高;加上3C的普及,以前只要能邊看邊聽電視就滿足的老人家,現在也要求要看清手機、平板等,白內障患者對於手術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要求及早手術之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原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  彰基眼科 林昌平教授,本文轉載自《彰基院訊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