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I上海A股掛牌通過審核2個月為何還沒上市?

台股

一轉眼兩個月時間到了,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上海A股掛牌案今年3月8日通過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當時以36天的審查速度,被是市場形容為「光速過會」,並預期4月就能風光上市,震撼產官界,甚至繪聲繪影炒熱台灣上市櫃公司掀起到大陸掛牌風潮話題。

但打從FII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後,迄今承銷價格、掛牌時間都未聞樓梯響,而當初興致勃勃的小股東也很關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近日市場再點名,時間點可能落在5月中下旬,也猜測實際上市時程比外界預期晚,可能與中國資本市場對於IPO的本益比紅線有關。

市場猜測與募資金額太大有關

FII雖飛速獲准在上海A股上市,但實際取得批文卻慢如牛步,根據中國證券相關媒體報導,FII上市預計募集272.5億元人民幣。這比在中國資本市場熱烈討論的寧德時代131.2億元還高,將會是今年A股IPO案募資最大金額。

雖然照發行審核程序,通過發審委審核後,仍須需履行一定的會後事項才可獲得批文,而後才會敲定承銷價格。不過,報導中也提及,官方對於IPO案,視「服務獨角獸企業上市為新股發行核准制度的創新」,給予綠色通道,但並未在募資金額上放寬。

中國財經媒體分析,以過去一個月,上海交易所IPO案中,被稱做「醫藥界阿里巴巴」的藥明康得,4月中旬公告詢價情況,預計募集資金金額就比公司原揭露的「打折」6成,僅20餘億元人民幣,暗指如FII、寧德時代兩個大塊頭若要順利上市,募資金額恐怕不能「失控」。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中國新股掛牌平均募資金額約 10.9 億人民幣,單一最大的募資案為華西證券49.67 億元人民幣,因此陸媒認為,中國證監會雖速審IPO案,但要實際拿到批文,一步到位完成募資,「想一口吃成胖子」,還是有其潛規則,恐怕得在金額上讓步,募資不足的部分,往後再透過債券或增資等籌資計畫完成。

FII拼第二季掛牌,鴻海拼釋股利益

而為了降低募資金額,據傳,官方目前對於新股 IPO 本益比紅線大約落在 23 倍左右,為上海 A 股平均本益比,但 FII的行業平均本益比中位數約落在40倍,加上股本大,上市承銷恐鎖住過多的資金,除有助長股市投機氣氛,也會有資金排擠的流通性疑慮。

證券專家認為,若以中國證券市場可能有的潛規則來看,除了降低發行價外,另一方式就是減少發行股數。但若以減少發行股數來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好不容易平息小股東參與FII上海掛牌抽籤疑慮,未來中纖率又進一步降低,恐怕又會傷一次小股東的心。

更何況,鴻海母公司股價表現也有隱憂,近來被外資當作提款機的困境還沒解除,到5月4日為止,外資經連續28日賣超,創下近10年最長賣超天數紀錄,這段時間賣超34.6萬多張,今年以來賣超超過80萬張。

因此,若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官方平均發出批文時間從1個月到60天不等,過往外界推測的1個月期待已經落空,現在正進入60天的時間點,且以近期市場陸續出現傳聞的情況,或許在月中季報出爐前後會有新進度,也讓鴻海第二季有個業外收益的利多,看看能不能稍稍減緩外資賣超壓力。唯獨若先前速審是因為「惠台」,但5月下旬是總統就職周年,兩岸關係會不會作梗,是外界比較捉摸不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