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藏在柯文哲背後的師父?

國政停看聽

現代醫學提供醫生臨床診療指引,用來協助醫師與病人在特定的臨床情況下決定何為適當的醫療照護。而這些臨床診療指引,當然是透過日積月累的經驗所形成的最佳方式,對醫生來說,這些臨床指南給予醫生與病人治療時的信心,並提高疾病治癒的機會。

柯市長身為台大急重症醫生,最自豪的就是他訂出的每一個標準作業流程(SOP),他告訴他的團隊,所有治療的每一個步驟,都必需依照他的SOP來進行。這些SOP怎麼來的?除了參考各權威組織提供的臨床診療指引外,靠的就是柯P團隊的大數據了,依據過去的經驗一次又一次的調整團隊的SOP,這樣的做法,讓柯P成功透過葉克膜救活了很多人。

柯P上任後,凡事問師父?

四年前的台北市長選舉,柯P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他們團隊中對輿情的分析。

透過精準的網路大數據分析,瞭解選民對各種意見的看法,然後決定選戰的各式主軸與應變方式,改變台北的口號影響了數以百萬計台灣人民,大家都期待柯P來改變台北市,這一點柯P身為台北市長候選人,也沒有能挑剔的地方。

但是柯P當選市長後,大數據團隊還在,這個大數據團隊,有著勝選戰功在身,儼然成為柯P背後的師父,進而指導著他做每一個決定。這幾年,我們逐漸發現到,柯市長對一些他沒有準備好的議題,儘量選擇不發言,為什麼不發言?因為他要先回去問一問師父,怎麼樣的決定才是最多人支持的議題。

有人信民調,柯則是迷信大數據

選前主打的五大弊案,也許是法律上真的站不住腳,或是師父說這不重要,選民不支持,雖然大巨蛋還是荒廢在那邊,這些案子也就這麼一個接著一個默默的都快結案了。

為了要有一個透明政府,市府成立廉政委員會,重啟調查蕭曉玲老師的案子,廉政委員會建請市府撤銷97年中山國中做成的解聘處分,並回復蕭曉玲老師既存應有的教師資格及名譽,以及相關損害。市長柯文哲在會中感慨的說:「看人不順眼也不能隨便殺人」,並指示教育局依廉委會決議提方案辦理。

但教育局的公道還沒還給蕭老師,師父又有意見了!輿論認為蕭老師本身行為也不檢點,柯市長馬上改口說:「蕭不全然沒錯」。

大數據謬誤:好的政策人民未必一開始都是贊成的

柯市長把選舉那套搬到市政府來,是嚴重的錯誤,一個政治家不應該依輿論來做任何決定,否則公理與正義很容易就會被民粹所吞噬,政治家要擘劃願景,帶人民走向最理想的未來,而且通常,好的政策人民未必在一開始都是贊成的。

回顧阿扁總統任內承擔了多少輿論對高鐵的批評,若相比絕對不少於現在柯市長的大巨蛋案,他最後挺過來了,高鐵不是廢鐵,留下世代稱頌的建設。祁家威在30多年前推廣同志運動,那時候如果有大數據分析,師父會告訴他,別笨了,沒有人會支持你。

但30多年了,因為他的努力,社會改變了,國家改變了,同志婚姻在台灣即將合法了。市長在選舉的時候,柯P或許可以因為選民意向避重就輕,但當選後,柯P最初的從政理念就應該要拿出來,用首都市長的資源來改變公務員,改變人民,改變社會,甚至這個國家。

「兩岸一家親」?「改變台北」?哪個是柯P最初的從政理念

我不知道「兩岸一家親」是不是柯市長最初從政的理念,但是我四年前支持柯市長時喊很大聲的「改變台北」,我覺得沒有改變,多的只是每天媒體曝光的柯P政治秀,當然柯P也從什麼都敢講、直言不諱的政治素人,逐漸轉變成為現在凡事必問師父,什麼都要聽師父指示之後才開口講話的政治人物。

四年前的柯市長可以打敗連勝文,是整體社會在太陽花學運後對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期待,當時,誰在競選團隊都可以讓柯P贏,那是因為台灣人對政治改變的期待贏了,但這幾年,柯市長讓大家失望了!

大數據最大的爭議之處,在於很多對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通常可能是先射箭再畫靶,而如果數據分析團隊本身對議題有所想法,出來的結果很容易就會是團隊的意見。這時候如果柯市長又因為過去選舉的經驗認為師父很準,最後執政的結果一定是師父執政的結果,不是柯P在執政。

台北市是誰在執政,柯P或是師父?

也許因為師父在、且師父有意見,柯P在很多議題常常會出現「大轉彎」,會被媒體批評沒有中心思想也不意外了。

很多市府的閣員也都覺得奇怪,為什麼市長的想法那麼難以捉模,其實沒有,只是市長的背後還有一個師父而已!

柯市長3月底才幫鄭南榕紀念牌揭牌,鄭南榕在30幾年前的戒嚴時代,冒死站出來支持平反二二八,主張台灣獨立,要做新國家運動。那時候如果鄭有師父,可能也會告訴鄭,不要再浪費時間了,人民主張的和你不一樣,但是鄭一定不會理會,持續努力,企圖改變這台灣。30年過去了,我相信鄭的努力是成功了,30年後,師父也會說鄭南榕是了不起的人,但是師父其實是沒有中心思想的。

一流政治家要站出來,用你的影響力來影響師父,告訴社會大眾哪些是對的事,未來該怎麼做! 我支持柯市長再連任,但期待柯市長在沒有連任壓力下,找回從政的初心,不要再請教師父做決定了,你比社會大眾都還優秀還聰明,不應該被大數據所制約,被大數據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