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成一件下去領800 中國商標蟑螂襲美嚇到官員

中國議題

中國政府發放現金獎勵,引來中國商標註冊「蟑螂」近幾年大舉侵襲美國,最近連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都被這些「商標蟑螂大軍」嚇到,該局發現,自2013年來,在中國官方的補貼之下,中國公民在美國申請註冊商標,數量激增超過12倍,在2017年甚至比加拿大、德國和英國申請整體數量還要多出數千個,平均每審查9個商標申請中,就有1個是來自中國。

最近「中國公民在美國商標註冊數量5年暴增12倍」的醜聞鬧上國際版面。原來,大陸人瘋狂赴美申請商標的盛況,應該也是「騙補」風氣下的產物,中國政府為了扶植產業發展,補貼政策不手軟,地方政府推出,舉凡在美國每註冊成功一個商標,就可領上百美元補助,政策立意雖好,卻誘發人民鑽法律漏洞,非法詐領補貼的事件層出不窮,有點重演2016年,中國人民騙走自己政府近百億元人民幣的新能源車補貼款的戲碼。

中國商標蟑螂,起因於政府獎勵

中國政府鼓勵人民取得商標權或專利權,努力增加擁有的知識財產權數量之際,省級政府更為在美國註冊的每個商標、向申請人(中國公民)支付數百美元的現金獎勵,特別的是,很多中國申請人列出的地址都在被稱為「中國矽谷」的深圳,根據深圳知識產權局的資料,舉凡在美國每註冊一個商標,深圳市對公司和個人將給予最多約800美元的獎勵。

針織帽、錢包、望遠鏡以及手機充電器等玲瑯滿目的小件商品成為近期大陸公民在美泛濫搶註商標的重點,因申請數量巨大、同時又充滿虛假信息,讓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疲於奔命,也讓正常申請人無辜受害承擔監管成本。由於知識財產權更是中美貿易衝突的關鍵,因此這些來自中國的海量註冊商標申請,引起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官員關注,質疑其文件合法性和用意。

令人啼笑皆非的申請文件是,許多提交的圖片幾乎完全相同,只是名稱不一樣,有的人還委託不具備美國執業資格的外國律師。
例如,同樣設計的斑馬紋印花褲,有20多個不同的中國商標提請註冊,文字分別有:CINYIFAAN、FORLISEA、ENJOYSWEETY和GOOKET;還有10多位中國申請人在商標申請律師姓名一欄中全部輸入「溫迪(Wendy)」的名字;有一位申請人地址是深圳、代表律師是香港律師,介紹圖片是將沃爾瑪的店面招牌圖片改成了叫「Instamarket」。

華盛頓商標律師Josh Gerben表示,「大量來自中國的欺詐性商標申請正在破壞我們的商標體系。」大陸人申請欺詐性商標可能會對其他提交人造成代價高昂的延誤,因為他們的名稱太過相似,會是被拒絕的理由。其實,台灣也是中國「商標蟑螂」的受害者,農委會就曾經調查,台灣確定已有13項知名農產品產地商標遭中國「商標蟑螂」搶先註冊,就連統一集團打造的「瑞穗」鮮乳商標也已被搶註。

中國現金激勵商標註冊,後患無窮

中國用現金激勵商標註冊有多層用意,其一是,中國在努力增加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但是專家指出知識產權的保護,並不只是體現在統計數字上,「含金量很高的商品註冊商標才有意義,在市場上沒有競爭能力、賣不出去的滯銷貨去註冊商標實在是勞民傷財,沒法給商標註冊人帶來利益,也是在浪費社會資源。」

二是搶占市場,「申請人把一種不是很嚴肅的產品也去註冊商標,實際上是搶先把有些好的名字、好的名稱搶先註冊,那別人再要用同樣的名稱和內容就沒辦法了。」最後是要擾亂市場、擾亂法治國家的商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