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將在台灣東邊島嶼派駐「特殊部隊」填補第一島鏈缺口

印太戰略

《彭博社》1月10日報導,美軍兩年內將在太平洋部署一「多領域任務部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s)」,負責執行情報、電子、網路和飛彈任務以制衡中俄,而該部隊最可能的駐軍地點,是台灣與菲律賓東邊的島嶼。

《信傳媒》電訪「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研究員何澄輝,他表示「美中對峙」的戰略格局已成形,身為第一島鏈核心的台灣扼守中國入太平洋航道,美國選擇在台灣以東部署配備「戰略性武器」的部隊,並不令人意外。

他指出,美國此舉表現出對台灣在防衛、安全上的支持,台灣若選擇當美國的盟友,這支部隊就是台灣的堅強後盾;然而若台灣選擇親中或是與中國站在一起,這個「特殊部隊」也可能是打擊台灣的先鋒「拳頭部隊」。

從歐巴馬時代「重返亞洲」政策開始,美軍約從5年前開始重返太平洋戰區,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印太戰略」將之發揚光大。即使美伊日前爆發衝突中國也從中作梗希望美軍被牽制在中東,何澄輝認為美軍未來重點戰略依然聚焦於「對抗中國」。

為何美選擇台、菲以東島嶼駐軍?

何澄輝表示,美中衝突不只是國際貿易公平問題,而是兩個價值體系乃至兩大強權的競爭與對峙,新的國際戰略格局已然形成,而美方評估台、菲周遭是未來最可能與中國發生衝突的地點。

不過,這個可能性不只具備政治意義,更是出於台灣在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

何澄輝指出,「美國選擇台灣並不奇怪,因為台灣一帶本就是傳統的防禦重點」。台灣位居第一島鏈核心位置,北接日本、南接菲律賓,控制中國進入太平洋的兩個重要航道「宮古海峽」及「巴士海峽」。

他猜測,若該美軍特殊部隊不是在台灣或菲律賓領土部署,那麼或許就是關島。

對台灣的承諾與警告

過去30年是美中「蜜月期」,雙方在一些地緣政治上的戰略節點降低對峙態勢,甚至部分撤軍。

然而,隨著美中對峙格局成形,美軍勢必得重新加強這些重要的戰略節點,而台灣在美國全球戰略布局中的重要性也隨之提升。

何澄輝認為,美國這項計畫釋出一則明確的訊息,即美方對台灣防衛和安全的支持。最好的證據,就是這支特殊部隊不只是小型前哨或觀察部隊,而是預計部署戰略級武器,具有一定反擊能力的部隊。

這是一個美國願意做台灣後盾的承諾,但或許也是一個警告。

何澄輝指出,台灣如果選擇與美國站在一起,未來就是美國的協力者甚至同盟,台灣也將獲得政治、軍事乃至經濟上的強化;反之,若台灣立場搖擺甚至親近中國,就成美中對峙下美軍控制、進攻的重點,這支特殊部隊也就是對付台灣的先鋒「拳頭部隊」。

美國戰略重心「重返印太」

1月10日美國陸軍部長麥卡錫(Ryan McCarthy)正式公布「特殊部隊」計畫時,正是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天,時機似乎有些敏感,但何澄輝認為此舉對台灣選舉並無直接影響,畢竟那時已沒有時間讓這個消息發酵。

他強調,美軍這項決定是其「長期行動的一環」而非短線操作,美國重返太平洋的趨勢不只發生在此刻,也不只針對台灣,它在時間與地緣上都是廣泛且環環相扣的,必須放在整個脈絡下分析。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執政末期便在調整亞太戰略,並提出「亞洲再平衡」,讓美軍重回亞洲發揮影響力。

川普上任後更具體、積極實踐這項計畫,並將亞太改為「印太戰略」,從美軍的組織編制、兵力部署皆可看出這個趨勢,例如海軍6成軍力調派太平洋、退出《中導條約》以在這個區域部署中程導彈、加強沖繩駐軍等等。

美伊關係緊張,美軍會被拖在中東嗎?

「美中對峙,將是美國未來的戰略重心」何澄輝強調美國對中東將採有限介入以確保「區域穩定」,而1月8日伊朗轟炸美軍駐伊拉克基地只是「擦槍走火」。

何澄輝相信為了將美軍牽制在中東,中國確實有在美伊衝突背後操作,以降低在太平洋與美對峙的壓力,然而從事態發展來看美、伊都算是克制,把衝突控制在雙方都能承受的範圍並透過瑞士溝通。另一方面,他認為美伊會私底下進行協商。

事實上,中東對美國的重要性正在降低。2015、2016年後美國躋身石油淨出口國家,中東石油資源對美國不再位居能源戰略的要地,如今它對美國最大利益在於「保持穩定」。

美國在中東駐軍現在僅剩數千人規模,伊朗砲擊美空軍基地事件是「意外」,不會影響美國戰略重返太平洋的趨勢。

「只要(中東)這個區域能維持穩定,美國事實上不願意過度介入和把兵力放在那裡」何澄輝說,「美國重返太平洋這個進程不僅不會改變,甚至繼續穩步推動」。

更多內容

南海風起雲湧》印尼召見中國大使、大馬外推領海 越南更下架這張地圖…

大選過後》不是蔡英文贏而是中共輸 郭文貴:選前美方有秘密小組赴台撰寫關鍵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