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日前公布今年的男女薪資「同酬日」為2月21日,換句話說,女性需要比男性多工作52天,才能達到男性的整年總薪資。
勞動部指出,近10年,兩性平均時薪差距由2009年17.9%下降至2019年14.2%,亦即女性需增加工作天數由66天減少至52天,同時台灣兩性薪資差距也遠比美、日、韓來的的小。
不過,無論政府多麼努力地想證明台灣兩性平等、男女差距正在縮小,無奈擺在眼前的數字「52天」,證明男女薪資差距仍存在鴻溝,而人力銀行調查也有高達6成5的女性透露,曾經遇過與男性同仁「同工不同酬」的狀況。
求職、薪資不平等,與職場性騷擾,各6成女性遇過
三八婦女節前夕,yes123求職網進行「女性勞工影響力與職場性別平權調查」,結果顯示,以目前的工作環境來看,覺得「性別不平等」的女性勞工佔52.7%,覺得「性別平等」的也佔47.3%,兩邊接近五五波。
不過,回顧整個職涯,曾因「女性的性別」而遭遇求職歧視的比例依舊高達62.2%,錄取之後,仍有65.6%的人透露,曾遭遇與男性同事同工不同酬,而這群女上班族預估,月薪平均至少要增加6591元,才能消除同工不同酬的窘境。
女性在職場遭遇的不公平待遇還不只這些,有52.3%的女性勞工透露,曾因為性別導致升遷不公平,更可怕的是有66.4%的女性指出,曾碰過「職場性騷擾」,包含30.4%遇過「言語性騷擾」、19.2%「言語、肢體性騷擾」,以及16.8碰過「肢體性騷擾」。
每年同酬日都不同?怎麼算?
此外,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台灣女性的勞參率自2012年首度突破5成後,2019年也只增加到51.39%,再加上男女同酬日前進步伐緩慢,代表女性的工作狀況,仍有改善空間。
勞動部依照主計總處2019年薪資統計初步結果計算出同酬日,去年女性平均時薪292元,為男性340元的85.5%,兩性薪資差距為14.2%,得出女性需再多工作52天(365天×14.2%),才能達到整年總薪資相同。
而對比美日韓,兩性的薪資差距,日本兩性薪資差距為32.3%,韓國為32.2%,以及美國18.5%,台灣兩性相對比較平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勞動部公布106年的同酬日為2月23日,但當年勞動部公布的同酬日卻是2月21日,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落差,勞動部解釋,由於主計總處每5年會進行1次工商普查,因此受雇員工資料會進行校正,而平時都只是抽樣調查,因此,主計總處資料更新後,勞動部再去計算的同酬日也會不同。
小孩快上小學媽媽才能復職,性別平權之路得再努力
楊宗斌解讀,男女從事偏重的產業別不同,導致薪資結構也不同,如高科技業男女比例有明顯的差距,還有較高薪的「藍領技術型工作」如,主廚、水電工、黑手,從業人員的性別比恐怕更加懸殊,因此職場性別平權之路,仍有待努力。
他也憂心,現在的就業市場不利於女性生育小孩,因為根據官方的調查,生第一胎離職率為24.99%,復職率為55.57%,而平均復職間隔長達5年5個月,等於等到子女快上小學,才會選擇再回到職場,自然影響薪資。
男女不平等的社會、不利女性的就業環境,都將影響女性的生育意願,眼看越來越嚴重的少子女化,台灣絕不能因縮短同酬日而沾沾自喜,也非發育兒津貼能解決,未來4年蔡總統得再多加思量。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