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出中國》安倍重建關鍵材料供應鏈 日本不織布大廠回宮城設廠

國際

號稱「新興市場教父」的知名投資人墨比爾斯(Mark Mobius)21日接受《CNBC》訪問時預期,全球各地企業將在武漢肺炎 COVID-19疫情過後調整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他說,「以前依賴中國供應鏈的許多買家和人士,在重新考慮這件事,也開始分散供應鏈,並且盡可能遷到本國市場附近。」

目前疫情仍在大流行,日本政府早在3月就提撥預算,補貼企業撤離中國,搬回日本。《日經亞洲新聞》報導,日本除塵螨機等小家電大廠Iris Ohyama的口罩材料生產線撤出中國,以建立更具彈性的供應鏈,將成為第一家獲得政府補貼的日本企業。

Iris將在宮城縣總部的角田工廠生產不織布

從6月開始,Iris將在日本北部宮城縣總部的角田工廠生產口罩不織布。該公司將開始生產口罩,包括不織布,為了不依賴外國供應商,該公司計劃從6月開始生產6000萬片口罩,8月口罩產量計畫提高至1.5億片。

日本政府在2020財年追加超過2,400億日圓(22億美元)預算,為重組供應鏈的日本公司提供補貼,產線撤離中國的日商將獲得補貼。

Iris原本打算用政府補貼鼓勵口罩生產。現在,他們還將申請供應鏈重組補貼。在日本啟動口罩生產的總投資將從最初規劃的10億日圓增加到30億日圓,Iris希望補貼金額能涵蓋投資額的75%。

Iris公司目前在遼寧省大連市和上海以西的蘇州設有中國工廠,將繼續生產口罩,這些口罩採用跟當地公司採購的不織布和其他主要材料。

中國「熔噴不織布」價格飆漲8-10倍

但是,Iris計劃將不織布的生產線遷回日本,不織布是口罩的核心濾菌層,中國最近「熔噴不織布」價格已經飆到疫情爆發前的8-10倍。

新冠病毒(武漢病毒)疫情大流行,導致世界各地的製造和物流停滯不前,在這時候,日本公司的脆弱性特別暴露出來,日本公司依賴中國滿足20%以上的零件和材料需求。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趕緊跳出來,支持投資以加強國內生產和採購網路。安倍晉三在上個月的一次政府會議上說:「凡是有產品依賴一個國家並具有較高附加值,都應該重回日本的生產基地。」「即使產品不依賴一個國家,也不具有高附加值,也會轉向東協製造,力求產地多元化。」

日本短缺一千多萬片N95口罩

日本政府將敦促日商考慮在危機時期是否可以維持穩定的採購和生產,並將支持汽車零件和電子零件等行業的改革。

4月1日,安倍晉三表示3月份口罩產量由6億個增加至7億個,大多為布口罩,這是因為90%的醫用口罩原料從中國和其他亞洲進口,使得日本國內很難提高N95和手術口罩產量。

日本醫療院所人員未來幾個月需要1300萬片N95口罩,4月份只能拿到70萬個N95口罩,現在也面臨極端缺貨困境。

於是,4月15日,安倍晉三大力敦促日本防護裝備和醫療設備製造商提高產量,他說,作為防疫工作的一部分,政府承諾購買剩餘的防護裝備。

安倍:政府保證採購剩餘的醫療防護裝備

安倍晉三在與健康產品製造商花王、化妝品公司資生堂,索尼和豐田汽車等公司高管舉行的視訊會議上,將N95口罩、消毒劑、醫用隔離衣、呼吸器視為醫療人員的「關鍵必需品」。其中一些公司在調整生產線,開始生產醫療產品。

安倍強調:「我們需要在日本建立重要材料的供應鏈。政府將購買未賣出的裝備。」

索尼(Sony)表示將為呼吸器生產做出貢獻,目標是在三個月內開始生產,並提供超過1,000台呼吸器。豐田汽車宣布將生產防護口罩,並承諾使用其生產方法來幫助呼吸器製造商。

帝人製造隔離衣、Sony和豐田生產呼吸器

日本紡織廠商帝人公司將在4月底開始生產醫用隔離衣,計劃在6月底前生產900萬件。 Koken在投資一項日本國內計劃,將其N95口罩的產量提高一倍,而花王和資生堂表示他們已建立洗手液和消毒液生產線。

日本政府開始動員企業離開中國、搬家回日本生產之際,「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近日表示,疫情已促使企業重新思考撤離中國這件事,以便在未來遇到殺傷力等同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件時,能降低供應鏈受到的衝擊。

他說,舉美國為例,買方當然會優先考慮總部設在美國或墨西哥或加拿大的公司。但是他認為,供應鏈最終將轉移到越南、孟加拉、土耳其、巴西等地,讓廠商可以擁有更加多元化的供應鏈。

獨立分析師何偉(Fraser Howie)認為,各國政府希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但他也強調,這些國家「不會忽視中國市場」。

在全球大流行病的危機中,製藥、農業和能源等許多產業都承受著壓力,原因是這些產業對中國等經濟體的依賴,以及國際物流受到限制,供應鏈連帶受到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