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高血壓藥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加活躍?張上淳一次解惑

武漢肺炎

昨天零確診,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次公布無新增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且來到連續第15天沒有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理了頭髮,也再次露出久違的笑容。

陳時中上午在立法院提到疫情將在6月趨緩的可能性,不過他也補充說明,即便國內疫情趨緩,但全球疫情不太可能在6月底就結束。下午疫情記者會中,陳時中再次強調沒有說6月一定會趨緩,目前社區發展控制仍要做得更好,才能考慮社會活動是否適度放寬。

除了錢櫃大火案之外,許多媒體及民眾也持續關注即將到來的五一連假防疫政策,是否會稍微放寬?高血壓藥是否會會加速新冠病毒更加活躍?以及磐石艦隊官兵採檢狀況。

高血壓藥是否會使武漢肺炎更加活躍?

有媒體問到,目前有研究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肺部是經由ACE酵素,使用ACE1這類血壓藥的患者,可能會加速新冠病毒更加活躍。台灣確診者是否有觀察到這樣的現象?高血壓藥物要做什麼調整?而針對染武漢肺炎的慢性病患者,是否有其他治療方法?

對此,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新冠病毒跟SARS一樣都是經過ACE2受體進到人體細胞裡面,進而造成感染。

「從一開始大家就擔心高血壓藥物ACE1類的抑制劑藥物,是否會跟這個疾病有相關?」不過張上淳提到,在台灣的個案裡面並沒有注意到這些事情,不過在很多國外的報告顯示,潛伏疾病中仍以糖尿病跟高血壓為主,「所以對高血壓藥物的使用跟治療,當然也提醒我們第一線醫師要注意使用藥物的類別。」

張上淳表示,高血壓治療的藥物類別有非常多種,臨床醫師可以做選擇藥物跟調整,「這部分我們自己沒有注意到使用這類藥物對於患者疾病嚴重度,是不是有不一樣的表現,不過還是會提醒臨床醫師對於選擇藥物多一些考量和選擇。」有醫師也提醒有三高疾病且染武漢肺炎的患者,千萬不能因此擅自停藥,仍要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決定。

而日前駐日代表謝長廷曾在臉書PO文表示,敦睦艦隊官兵上船前都打過流感疫苗,所以目前看來台灣染疫比例遠比美、法等其他國家艦隊來得低,這個推論是否為真?有何醫學意義上的解釋?

張上淳表示,這次磐石艦隊染疫比例較低,跟打流感疫苗不見得有直接相關,「因為這是2個完全不同的病毒,所以打了流感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並沒有辦法針對新冠肺炎病毒有任何保護的作用。」

張上淳認為,應該反過來看在密閉空間裡,會造成的傳播到什麼程度,可能跟人與人日常的接觸跟活動有關,「分倉分流多做一些的話,也許散播的機會就換變少一點。

他進一步指出,磐石艦相對於一般戰艦,空間比較寬敞,以及對於發燒個案也有留在隔離的醫療單位做留觀,「這樣也是減少他到其他艙間去的時間,也許這也是一部分的因素。而且磐石艦上配備也相對良好,有點類似野戰醫院的規模,甚至有負壓隔離病房在裡面,或許也是一部分的因素。」張上淳表示,相對於一般戰艦裡面艙間更擁擠狹小,磐石艦上的艙間接觸的距離稍微大一些,也許就是就能減少傳播的因素之一。

為何早期確診者不先篩抗體?

至於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提到,其實抗體篩檢很早就可以開始做,為何台灣確診者卻等到磐石艦隊疫情爆發後才讓3家實驗室開始做?

張上淳解釋,確診病人可以去追蹤其體內是否有產生抗體,「當初最早台灣從還沒有病例的時候就決定個案如何處置,因為一開始從中國疫區回來的很可能在台灣各地散布,所以通報定義在哪家醫院就診,就依據需要通報的採檢,直接留置在那家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裡等待採檢結果。」他表示,若採檢結果為陽性且個案的狀況還算穩定,就直接在醫院留置。

張上淳表示,病人並沒有集中到醫學中心或到專責應變醫院去,是因一旦確診後又要再轉院非常麻煩,隔了一段時間發現在這些醫院裡面處置的病人狀況也都很好,沒有散布的問題,指揮中心就一直延續這樣的模式。

而現在其實是分散在很多醫院,單單在北北基就已有超過2、30家以上的醫院都曾幫忙收治這些病人,「這些病人我們也會收集他們的血清,到出院前也會收集他們的血清,這些血清都會送到CDC的實驗室裡面,這些我們日後都可以來前測他們在急性期到恢復期這段時間當中是否都有產生抗體。」

張上淳指出,這是從一開始就有的規劃和準備,但在防疫情間重點不是急著馬上驗確診者在恢復期時是否就有抗體,至於在各別醫院有些醫院確實也有去做系列的抽血,看他們是否有產生抗體,不過他表示資料都在各別醫院手上。

官兵抗體檢測,為何3間實驗室結果不一?

也有媒體好奇,磐石艦377名官兵篩檢,為何3間實驗室結果不同?

張上淳先解釋,採檢做到大量時,因為不同實驗室用的方法不一樣,「有西方墨點法、酵素免疫法、抗原是採用病毒哪部分的抗原?不一樣的方法、不同實驗室開發出來的檢測模式,如果不同的話,最後的抗原反應就會有差異。」他提到,再來是抽血時間點的問題,「如果是比較接近他發病的時間點,或是發生感染的時間點,那時抗體也許還很微量的時候,有些方法偵測得出來,有些則偵測不出來。」

張上淳表示,3間實驗室專家有一起討論,有些個案需要用類似或不同方法再檢測一次,有些個案需要第2次抽血,確實有感染的話,更長的時間後,他的抗體就會產生更強的一些反應而被偵測出來,如果更長的時間後沒有反應就是沒有。

張上淳也指出,從後來的白牌計程車司機(案19)開始,在追溯源頭的時候知道這些接觸者,用PCR已經追不出,就用抗體檢測的方式,「那時候因為抗體檢測還沒有一個標準的方法,所以我們就很謹慎地用2個實驗室來做結果,到後來磐石艦的時候,CDC的實驗室也準備好了,就用3個實驗室更謹慎的來核對結果如何。」張上淳指出,前面的做法就發現前面2個實驗室的結果非常一致,到磐石艦時測前5個發燒病人,結果發現3個實驗室都非常一致,「等到量更大的時候才會發現結果有些不一致的狀況,就需要再討論如何去認定。」

不過張上淳強調,這些大部分跟防疫作為沒有太大的相關,「因為這些官兵都被集中隔離檢疫了,不管有或沒有抗體也沒有什麼差別,再來是他們都做了病毒PCR檢測,身上如果沒有帶病毒的話,其實沒有傳染給人的疑慮,雙重保障當中跟防疫沒有太大相關。」

陳時中也補充,大家都以為這樣的抗體檢測就是有或沒有,其實仍有相當大的變異存在。「現在唯一在用的還是PCR,缺點是時間比較長,怎麼樣在資訊化、流程都能把時間彌補過來,是要再討論的。」他表示,基本上無法做直接的診斷,如果量夠大,對解讀一些現象會有幫助。

3陰復陽仍有傳染力?會像流感一樣長期共存?

也有媒體提到義大利23歲女模隔離56天,採檢5次陽性、第6次沒有結果,之前有出現發燒症狀,康復後一直採檢還是陽性,國內是否也有病毒存活這麼久的狀況?

張上淳表示,目前國內隔離60多天採檢都還有PCR陽性的還有2位,這些個案到後來其實是沒有症狀的,「即使沒有到這麼長的,我們到2、3個禮拜都還採檢陽性的這些個案,到後來也都是沒有症狀,等待3採陰住在負壓隔離病房中。」他指出,從最近解隔離的個案發現,北北基裡面大概有超過全國一半以上的個案,這些個案中指揮中心都有親自跟主治醫師討論,發現很多都是2陰再1陽,「甚至不只出現一次的2陰1陽,時陰時陽在個案裡面確實是常出現的狀況,所以其他國家才會出現負陽的狀況。」

至於台灣出現首例3陰復陽是否會像流感一樣,成為跟人類永遠共存的疾病?3陰復陽是否有傳染力?

張上淳解釋,很早許多專家就擔心會不會像流感病毒一樣長久留在人群當中,比較大的顧慮是因為新冠病毒有輕症或是無症狀的情況,「我們如果不像現在這麼嚴謹的防範,理論上會在人群中慢慢地流傳,這就是為何每年流感一來再來。」他進一步說明,倒不是像流感會有一個人長年帶著流感病毒,「而是他體內的(新冠病毒)會消失,但他傳給旁邊的人,他旁邊的人又傳給另一個人,所以3陰1陽,因為他的陽是非常弱的陽,所以認定他應該是不太會再傳給別人。」

張上淳表示,這名個案先前住院隔離治療經3採陰性後出院,沒想到回到家後又覺得胸悶、胸口不舒服,該個案個性較緊張,馬上連繫衛生單位,回來再次採檢呈現陽性,但病毒量很低。成為國內3陰復陽的首例,接觸者已全數隔離。

而美國首例新冠肺炎案例解剖後發現,死亡原因主要是因為心臟破裂,是否是因新冠肺炎直接攻到心臟所導致?而國內是否有患者染疫後有相關症狀?

對此張上淳表示,新冠病毒因為是經過ACE2受體進到人類細胞裡面,而ACE2受體不只在肺部細胞,鼻腔、眼睛部位、心臟部位也都有,「如果這個病毒有進到血流裡面去,經過血流就可以到其他內臟器官裡面,所以我們從一開始也非常注意到是否有因此發生心肌炎或心臟受到侵犯的個案,但個案裡面到目前為止沒有特別有心臟發炎,或因新冠病毒造成心臟的問題。」張上淳表示,只有一個個案死亡時是因心肌梗塞,但不見得是因為新冠肺炎造成的。

五一連假怎麼放?陳時中:APP紅色警示還是別去了

關於許多民眾及媒體好奇的五一連假的防疫措施,陳時中表示,目前針對五一連假的管制措施不便,有提供警訊並設計分流方次,請民眾配合,並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為因應五一連假可能出現的出遊人潮,交通部也在今日上午宣布1968 APP加強版將加入「人潮示警」功能,把全台234地點分為紅、黃、綠3色警示,提前告知民眾該地點的擁擠程度。有媒體問到,若連假期間前往極為擁擠的紅色警示地是否需進行預防性居家檢疫?

陳時中表示,該功能最主要還是預防,大家看到景點已擁擠就別再去了,若增加傳播風險對大家都不好。

對於妥瑞氏患者表示在公眾場合遭到歧視,陳時中也表示,這屬於長久以來的現象,可能跟疫情的關係沒那麼高,不過仍然要很慎重呼籲,人跟人之間要保持關心,妥瑞氏患者對人也沒有什麼傷害性,只是不自覺症狀的展現,所以大家要更有同理心來關懷才是對的。

提到連續15天沒有本土個案,陳時中也稍稍鬆了口氣表示,「目前為止若再出現個案,都還有信心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