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客室裡的這幅字畫 寫著院長游錫堃的從政法寶

政治人物

走進立法院長游錫堃的第二會客室,牆上的那幅字畫總是吸引著賓客的目光,蒼勁有力的筆墨來自游錫堃的弟弟、書法家游錫賢,文字則摘錄自《道德經》第66章,它彰顯的是立院的功能、立委的使命,更是「水牛伯」從政的中心思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道德經第66章

游錫賢書寫的道德經,彰顯道家的天道觀是自然之道。(攝影/王鼎鈞)

儒家思想與民主政治的衝突

游錫堃與友人閒聊時,時常提及的《道德經》,相較於儒家的「三綱五常」,封建的社會教條,多數人對於道德經的義理,顯得有點陌生,甚至跟生活有點距離。

事實上,我們推行的民主政治與儒家思想是有所衝突的,但與《道德經》卻是相容的。因為儒家的核心思想是為封建制度、為君王而設計,是天命觀,所以君王稱做天子,而道家的天道觀是自然之道。

看在游錫堃的心裡,儒家思想並不是不好,而是以這樣的思維,走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一定會走得很辛苦,例如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也深受影響。

原因就出在儒家講「階級」,人民看到官員、大臣要下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兒時的我們也常聽到這樣的話,「囝仔人,去唸書啦,書讀得好就好,管那麼多幹嘛」,在家中,不用洗碗、也不用打掃。

因此,游錫堃希望台灣的教育,應該多灌輸些道家思想,讓道家思想深入於民主文化之中。進入立院後,他在會客室掛上道德經的篇章,立院猶如「百谷王」,正是民意匯聚之處,國家領導人也必須謙卑看待。

為人所忽略的宜蘭縣議會大廳設計

時間往回看,游錫堃擔任宜蘭縣長時開始擘建的「宜蘭縣政中心」,以「綠建築」而聞名,位處蘭陽平原的中心,秀麗的景觀也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

談到民主政治的理念,游錫堃也常以縣政中心的規畫概念為例,縣政府、縣議會、地方法院共處同一園區,代表著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互為制衡。尤其是議會大樓獨特的外型,就像是破浪前行的大船,一樓「縣民大廳」騰空的最初設計,為的是讓陳情民眾進到議會裡來,未來立院若有機會遷建,這是他所在意的一點。

立法院長游錫堃寫詩、台語吟詩、熟讀老子道德經,友人皆知。(圖片來源/游錫堃臉書)

政治謀略也用得上

對外發言,游錫堃也常引述《道德經》。立院2月開議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先行前往拜會時,游錫堃讚許蘇貞昌團隊防疫表現,也引64章所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防微杜漸、見微知著。

對於中共軍機擾台,游錫堃受訪時也引《道德經》36章「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一語,批評中共不懂東方文化裡有這樣的政治哲學,要奪下台灣,應該要多給台灣好處,但是看起來,中國用的是霸權,不懂得採用有效的戰略,只會把台灣越推越遠,非常不智。

距離上次擔任黨公職、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已有12年,重新站上波瀾不斷的政壇,已經內化的《道德經》,就像是游錫堃的從政法寶,一言一行都緊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