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委分工調整一窺蘇內閣的「大部長時代」....

政治

520內閣改組底定,政務委員只有2人異動,依據《行政院組織法》規定,政院可置政委7-9人,仍有1名缺額,部會首長就位後,督導業務與法案審查的分工遲至3日才對外公布,也沒指定專責督導科技部的政委,究竟行政院長蘇貞昌的考量為何?

依據《國發會組織法》規定,國發會主委由政委兼任,陳美伶遭到撤換後,改由政委龔明鑫兼任主委一職

由於龔明鑫原本政委所轄業務還包括經濟部的產業、商業、投資、能源、新能源,以及原能會、交通部郵電、財政部、中央銀行。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說,考量龔明鑫業務負擔太重,原本陳美伶督導的業務,除了金管會之外,公平會、主計總處、人事行政總處以及國發會轄下的研考業務,安排新任政委黃致達負責。

科技會報副召集人已具科技政委功能角色

但是吳政忠轉任科技部長後的政委遺缺卻沒有補上,丁怡銘指出,為統籌科技發展政策,整合跨部會科技發展事務,協調推動全國整體科技發展,行政院設有科技會報,該會設置要點即規定,由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分別由科技政委及科技部長兼任。因此,吳政忠以科技會報副召集人的角色,也可整合相關業務。

從科技會報委員的組成,即可看到跨部會的參與,包括主計長朱澤民、政委龔明鑫、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衛福部長陳時中、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教育部長潘文忠、文化部長李永得、交通部長林佳龍。

還有專家學者、產業代表在列。包括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國策顧問何美玥、台大電機工程系教授蔡志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台北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童子賢、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以及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

保留一席政委用人空間

除了功能性考量,政院幕僚說,另一席政委的空缺也可為蘇貞昌彈性增補優秀人才所用,但不一定是科技政委。

對於政委的分工安排,也不急著補滿,政院幕僚也強調,蘇貞昌上任後,可說是「大部長時代」,部長的決策範圍變得比較廣,權力賦予也較大。

其餘微調的部分,原本吳政忠督導業務,通傳會、國防產業改隸政委羅秉承、循環經濟畫給政委張景森、教育部產學研的部分回歸給政委林萬億。

陳時中暫時歇歇、龔明鑫角色吃重

「大部長時代」任命陳時中擔任一級開設的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給足表現空間。但由行政院振興紓困記者會,也可明顯看出蘇貞昌用人的喜好,當時掌理「財經小內閣」的陳美伶被冷落一旁,果然未獲續任,反倒是由政委龔明鑫擔綱演出。

在疫情獲得控制之下,第一波紓困措施也已陸續上路,接下來要進入振興經濟階段,龔明鑫督導的國發會、經濟部、財政部可說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即將發出的「三倍券」,會不會在發揮效力之前,又現「紓困之亂」引來民怨,勢必為全民的焦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