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找工作嘆「我的價值被社會埋沒了」 勞動部推3萬就業獎勵挨批錦上添花

職場話題

國內疫情趨緩,但疫情對於就業市場衝擊仍未止血,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減班休息)人數29838人,直逼3萬大關創下近10年新高;另外,主計處公布4月失業率衝破4%(4.03%),失業人數達48.1萬人,也創下近7年同月新高。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就業市場職缺少、薪資低,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成了最慘畢業生,還被冠上「新冠世代」的代名詞

好工作難尋,畢業生:我的價值越來越被這社會埋沒

「畢業即失業」就發生在準新鮮人Amamda的身上,就讀外文系的她,原本在樂器行打工,但受疫情影響,樂器行的學生減少,原本一周5天的班,先被砍成一周1天班,收入從超過2萬被砍到剩下幾千塊,沒想到,再一個禮拜,Amamda直接被資遣了。

畢業後想往行銷企劃發展的Amamda,從4月開始尋找正職的工作,雖然時間不算太長,過去也一直有在兼差打工,連鎖咖啡店、百貨公司銷售檔期的兼職,和公司行政工作都做過,但也有些無奈。

她說,「其實短期兼差還是滿好找的,但就是體力活,與我的所學沒有連結,我會覺得我的價值越來越被這社會埋沒,有點難過,如果你願意體力去做還是有收入,只是會變成很容易沉溺在難過的感覺」。

疫情趨緩,職缺變多了嗎?

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應該要多少?在考量房租等生活開銷後,Amamda期許能有份起薪至少3萬的工作,「試用期從2萬8開始也沒關係,我是可以磨的」。

在求職大海浮沉的不只有她,去年因車禍辭去工作的Neil,原本預計在今年2月重返職場,卻碰上武漢肺炎(COVID-19),投出不下百封的履歷,原本月薪3萬8,得到的回覆不是工作內容不符合期待,就是薪資不如預期,待業已超過4個月。

1111人力銀行媒體中心總經理何啟聖表示,從人力銀行資料庫近3個月的資料變化可以發現,3月份疫情最險峻的時期,因業務縮減使就業市場人力需求銳減,3至4月間的工作機會數明顯少了9%,隨後國內防疫成效顯著,4至5月的工作機會數才上升5%。

何啟聖認為,國內產業逐漸復甦,但職缺很難在短時間大增,因為餐飲、觀光,及旅遊服務業,疫情期間受傷慘重,有些一旦宣布倒閉,就回不去了,如果業者沒有看到暢旺的買氣,很難再重新復業,所以能新增的職缺有限;而跟國際產業鏈接軌的製造業是目前無薪假的大宗,繼續受到衝擊。

應屆畢業生就業獎補助最多可領13萬8

往年畢業季都會造成失業率短暫上升,為了縮短今年19萬人新鮮人的徬徨期,勞動部預計總共投入66億幫助畢業生就業,何啟聖悲觀地認為,幫助不大,政府只是錦上添花。

獎補助中,「青年就業獎勵計畫」針對今年應屆畢業生(15-29歲)只要在9月30日前就業,連續受雇於同一僱主滿90天,就發給2萬元獎勵金,如果持續受雇於同一僱主滿180天,再加發1萬元,合計最高發給3萬元;「特定行業就業獎勵」則鼓勵青年投入特定製造業、照顧服務業,前6個月發5千獎勵津貼,第7個月到12個月每月6千,第12個月至18個月領7千。兩方案合併最多可領到13萬8千。

人力銀行: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職缺不夠

何啟聖指出,今年職缺少,找工作本來就不容易,政府規定要在3個半月內找到工作,時間太過短暫,連新鮮人都自評需要花到4.2個月才能找到工作,比去年2.9個月多了40天,時間太過短暫沒有意義,而且在短時間內就能找到工作,代表這群人憑藉自身條件本來就能找到工作,反而讓在就業市場比較弱勢的人就沒補助到,就是一個「看的到,吃不到」的補助。

他表示,雖然低薪是青年找工作「自願失業」的主因,姑且可以靠政府補助有些安慰,雖然3萬元算下來一個月5千可能還稍嫌少,但更重要的是看不出哪個方案會刺激企業願意釋出更多職缺,現在的問題是職缺不夠。

何啟聖認為,勞動部方案中的「僱用青年獎助辦法」,要求雇主聘僱青年薪資達2.8萬以上,每僱滿3個月,就有2萬元補助,最長以12個月為限,等於每雇用1人,最高可補助8萬元,是唯一能激活職缺的方案,應該要同步上路,不要再等、再視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