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個人存錢過冬 美國的銀行存款狂增2兆美元

美國經濟

由於新冠病毒(武漢病毒)席捲全球,美國成為第一大災區,加上美國黑幫和暴力份子趁「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街頭暴亂」,在城市打砸搶,使得一般民眾越發不敢出門。

許多民眾領了救助金,不知道疫情還會持續多久,不敢大筆消費,怕染疫也不敢出國玩,導致今年1月疫情爆發到4月為止,美國的銀行業存款爆增2兆美元(59兆台幣)。

同時,美國企業也錢滿為患,今年第一季從海外匯回獲利金額激增至1240億美元,創下自2017年頒布新稅法以來最高水準。

4月份銀行存款激增25.6兆台幣

存款以史無前例的規模流入銀行,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數據,僅在4月份,銀行存款就激增8,650億美元(25.6兆台幣),超過2019年全年存款增加的金額。

《商業內幕》報導,FDIC稱,新增存款的三分之二流向25家大型金融機構。存款增加主要集中在大型金融機構,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第一季存款增長速度,快於規模較小的金融機構。

為了應對疫情造成的三千萬人失業潮和經濟衰退,美國政府推出各種紓困和振興方案,直接推動存款的增長:政府釋出數千億美元資金,透過振興方案和發放失業救濟金,來扶持小企業和個人。

美國聯準會(Fed)也啟動一系列支持金融市場的方案,包括無限量購買公債計劃(QE)。不確定的未來促使決策官員、個人、家庭到跨國公司都在囤積現金。

「從各種角度看,存款是絕對增長的,銀行業的戶頭充滿大量現金,他們就像在鈔票裡面游泳的錢老鴨(Scrooge McDuck)。」Autonomous Research的分析師Brian Foran說。

四大原因造就銀行大富翁現象

有四個原因造成美國大型銀行成為存款大富翁的主要受惠者:

首先,各州自3月份開始封城時,波音和福特等公司申請下來數百億美元的信用額度,這些資金最初都存放在提供這些貸款的銀行裡面。

第二,大型銀行通過「薪資保護計劃」(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為大部分客戶提供服務,為支持小型企業,透過該計畫投入6600億美元。由於放款人主要是迎合現有客戶的需求,因此,這些資金也存入提供貸款的銀行賬戶裡。

第三,Fed實施購買債券的計劃,購買數十億美元的抵押擔保證券時,貝萊德或富達等資產管理公司委託的信託銀行便吸收這些資金,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旗下擁有龐大的信託部門。

第四,大型銀行也擁有最多的美國個人客戶,疫情下,一般民眾幾乎選擇乖乖待在家,沒有出門消費花錢。美國經濟分析局上個月表示,4月份個人儲蓄率暴衝至33%,創下歷史新高。

疫情期間民眾收入反而增加10.5%

有些失業員工同時領取1200美元的刺激經濟支票和失業救濟金,這些月領的救濟金超過以前上班的月薪,總計下來,個人的月收入實際增長10.5%。

以上四大金流都流入銀行帳戶。美國銀行的執行長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上個月告訴《CNBC》,5,000美元以下的支票帳戶存入帳戶的金額比大流行之前暴增40%。

大型銀行及綿密的分行網路將大量存款作為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主要優勢,它們成為最便宜的貸款資金來源,即使在低利率時代,也可以幫助銀行業賺進創紀錄的獲利。

但是,分析師Brian Foran表示,在經濟衰退期間,銀行業慎選放款對象,卻已經想不出該如何使用如山一樣高的現金。

銀行很難找不到好的放款對象

很多銀行都在說,「坦白講,我們現在不能做很多投資,存款已經太多了,不知道該怎麼運用這些存款。」但是對存款戶即將看到一個不利的後果,銀行會調降已經低到不型的利率,因為他們一點也不需要吸收新的存款了。

另一方面,海外沒有好投資標的,美國企業紛紛將海外獲利匯回國內。商務部19日公布,第一季美企從海外匯回獲利金額激增至1240億美元,創下自2017年頒布新稅法以來最高水準。

這現象也說明,疫情引發經濟衰退後,美企急需現金來支應美國本土營運的需求。摩根士丹利的會計和稅收政策分析師卡斯塔格諾(Todd Castagno)表示:「顯然有必要將流動資金轉移給母公司,盡一切可能回到最安全的地方。」

美國公司第一季在海外創造了1,150億美元的獲利,並將1,240億美元帶回美國,這意味著它們自2018年以來匯回金額首次超過海外獲利,而且賺取的獲利沒有轉投資於海外市場。

第一季美企匯回金額首次超過獲利

相比之下,在2019年第四季,美國公司只將60%的國外獲利匯回國內,將其餘獲利轉投資國外市場。

面對大流行,美國公司還申辦信貸額度、裁員、停止資本項目,停止買回股票,甚至停止支付股息。

疫情危機加深或進一步衝擊經濟,股市和債市融資不易的情況下,不確定因素眾多,許多企業高管表示,他們仍然儘量囤積現金。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12月31日,臉書在海外擁有190億美元現金,而截至3月31日,該公司擁有150億美元現金,持有的現金總額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