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AZ疫苗內戰》比研發疫苗更難的是....在學術理想與商業利益之間找到平衡

新冠疫苗

2020年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搶先研發出對抗武漢肺炎的疫苗,然而,比開發疫苗更難的,或許是如何與企業合作,在兼顧學術倫理與商業利益的前提下大量生產疫苗。

牛津大學原欲和美國藥廠默沙東(Merck)簽約,最後在自家開發團隊及英國政府反對下破局,後改與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下稱AZ公司)合作,全球最多國家施打的「AZ疫苗」於焉誕生。

《華爾街日報》詳細報導了整場「疫苗之戰」,其中最令牛津大學苦惱的並非研發,而是如何結合校園內的崇高理想,以及追逐利潤的商業世界。

和時間賽跑!AZ疫苗研發者每早4點即起 

牛津大學與默沙東的淵源可追溯至20年前,當時默沙東擔心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不會核准,因此放棄研究如何運用黑猩猩感冒病毒製作疫苗。

然而,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繼續研究這個題目,負責人正是該校疫苗學教授吉伯特(Sarah Gilbert)和所長希爾(Adrian Hill),兩人日後都是AZ疫苗的主要研發者。

吉伯特與希爾研發出黑猩猩疫苗技術並取得專利,2016年兩人在牛津大學支持下成立營利導向的生技公司Vaccitech,目的在於提升該校及英國生物技術的商業競爭力,好和美國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分庭抗禮。

吉伯特、希爾共計擁有Vaccitech一成股份,不過Vaccitech最大股東是牛津大學2015年建立的創投公司「牛津科學創新」(Oxford Sciences Innovation)。

2020年1月當武漢肺炎開始在全球蔓延,中國科學家一公布病毒基因序,隔日牛津詹納研究所、Vaccitech便展開疫苗研發。

兩個單位日以繼夜輪班工作以加快速度,吉伯特每天清晨4點便起床前往實驗室,一直待到晚上才離開。

當年放棄盤尼西林IP…牛津誓不重蹈覆轍

關於生產疫苗,吉伯特與希爾希望能與Vaccitech及其他小型公司合作,而不是將疫苗專屬權(exclusive rights)讓渡給藥廠巨頭,然而牛津大學高層傾向與大企業簽約。

牛津大學副校長李察遜(Louise Richardson)坦言,他們無力自產自銷大量疫苗,但這也不代表牛津校方就願意白白將所有利益讓給藥廠。

20世紀牛津大學首創對人體使用盤尼西林,並將專利交給英美政府,雖然在大戰期間拯救許多人的性命,但也讓藥廠賺得缽滿盆盈。李察遜惋惜指出,「我們本可以(用專利收益)資助數量可觀的醫學研究」。

因此,牛津大學指派該校醫學講座教授、英國政府生科顧問貝爾(John Bell)負責尋找潛在合作藥廠,他形容這份任務簡直是「在手無寸鐵下闖入叢林」。

疫情初期,默沙東研發部門負責人普瑪特(Roger Perlmutter)曾向貝爾打探疫苗研發進度,2020年3月底雙方開始草擬「專屬授權協議」,知情人士指默沙東願意給牛津大學1%特許權使用費(royalties)。

4月底默沙東一名發言人表示,雙方在友好氛圍下完成談判並簽署數項機密協議,而居中協調的貝爾也指默沙東是檯面上最好的選擇。

憂美藥廠不會照顧窮國,研發團隊拒絕交出專利

當牛津大學還在考慮默沙東提案,吉伯特、希爾等人團結起來反對這項協議,於是Vaccitech主席萊特(Robin Wright)告訴貝爾,Vaccitech不會簽署默沙東的協議,讓渡其擁有的疫苗專利。

牛津研發團隊擔心默沙東不會提供疫苗給貧窮國家,如此一來,富裕的已開發國家將獨占大部分疫苗,而開發中國家恐只能到一邊吃土。

吉伯特等人強調「提供各國都負擔得起的疫苗比賺取利潤更重要」,而希爾表示只要任何協議「無法承諾對全球提供平價疫苗」,他就會站在反對立場。

這段期間貝爾以「利益衝突」為由,告訴吉伯特、希爾他們不適合出席校方與藥廠的協商會議,因為他們是Vaccitech股東。這點出牛津大學的窘境,它鼓勵研究人員成為企業家,但當他們試著從自己的發明中獲益,又會招致內外強烈批評。

不過話說回來,貝爾也不希望Vaccitech出席談判,他認為這家員工僅數十人的小公司根本沒有能力協調全球規模的疫苗分配事務,他甚至說「那你還不如在我家車庫生產疫苗算了」。

然而吉伯特等人並未坐以待斃,他們請一家倫敦投資銀行協助尋找其他潛在簽約對象,並在4月中逕自向AZ公司高層進行詳細簡報。

無論如何,研發團隊強烈反對,再加上英國政府擔憂美商默沙東無法保證對英國的疫苗供應,牛津大學與默沙東的協議終究是告吹了。

有人指吉伯特團隊「無償讓與疫苗專利」,不過牛津大學和Vaccitech其實仍是有條件交出智財權,吉伯特3月也曾在世界衛生組織(WHO)記者會上表示「我不認為完全放棄智財權能解決疫苗不足的問題」。(圖片來源/牛津大學網站截圖)

牛津內部喬不攏,AZ公司再「加碼」

貝爾得知吉伯特與AZ公司的簡報會進行得相當順利,在默沙東協議破局後立刻聯繫AZ公司高層。

AZ公司並非疫苗大廠,不過它總部位於英國又具有跨國規模,經過10天談判,AZ公司同意牛津方的條件,承諾疫情期間以成本價販售疫苗,對中低收入國家甚至會永遠維持成本價。

這就是為何AZ疫苗每劑價格落於2.15-5.25美元(約台幣60-147元),AZ公司一方面能提升自身形象,另一方面長期而言它仍有機會從AZ疫苗獲利。

不過《衛報》2021年6月揭露,AZ公司和牛津大學的新版合約並未將安哥拉、辛巴威、宏都拉斯、菲律賓、東帝汶、斯里蘭卡等34個發展中國家納入「永久成本價」名單。

2020年4月隨著AZ公司協議成形,貝爾施壓Vaccitech簽署協議並交出疫苗專利,「牛津科學創新」主席也要求Vaccitech「合群一點」,牛津校方因此又和Vaccitech發生衝突,雙方鬧得非常不愉快。

4月底Vaccitech的態度仍不明朗,AZ公司生物製藥研發部執行副總裁潘加洛斯(Mene Pangalos)詢問簽約進度,貝爾回覆「你不如直接聯繫Vaccitech」。

武漢肺炎若流感化,牛津有望賺進1億美元

AZ公司發現這場僵局後決定「加碼」,只要Vaccitech將疫苗專利交給牛津大學,AZ公司願與小型生技公司合作。

最後Vaccitech默認並讓渡疫苗權利,牛津大學與AZ公司於4月30日達成疫苗製造協議。

知情人士透露,AZ公司同意先支付牛津大學1000萬美元,若AZ疫苗順利通過政府審核再付8000萬美元,而這筆金額還不包括6%特許權使用費。一些人預估,如果武漢肺炎「流感化」而AZ成為季節性接種疫苗,牛津大學收益有望超過1億美元。

Vaccitech執行長恩瑞特(Bill Enright)原欲爭取「五五分帳」,不過Vaccitech最後可分得24%收益。

牛津大學指出,疫情期間該校和Vaccitech都不會收取特許權使用費,而校方將把收益用於與AZ公司一起建立一座新的「流行病預防及疫苗中心」(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Vaccine Research Centre)。

貝爾表示牛津校方並不是想靠AZ疫苗賺一筆橫財,但如果AZ每年銷售額將達10億美元,「不賺這個錢未免也太傻了」。